因此,今年乐观人士或许要从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流行风尚中寻求安慰--与会者用越来越令人绝望的预测,令上一位发言者黯然失色。但那些希望在一片悲观中寻求鼓舞的人们应花一点时间,回想一下达沃斯近来一个无疑已应验的预言。2006年1月,面对指责美国的人们,时任美国财政部主管国际事务副部长的蒂姆•亚当斯(Tim Adams)坚持为美国辩护。
3年前,他曾表示:"所有人都在抱怨美国的消费,然后推行其依赖美国消费的经济战略--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他当时预计,如果美国停止过度消费,国家收入会骤降6%,这将使美国和全球其它地区都陷入严重的萧条。如今,在全球工业产出及贸易下滑之际,这正是世界各国和达沃斯常客们所思考的问题。
论坛组织者试图将重点放在为当前困局设计解决方案上,但许多与会者担心,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周三发布的报告证实了全球经济面临的困境,政策制定者们仍可能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
汇丰银行(HSBC)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Stephen King)表示:"我对于金融民族主义的抬头已深表忧虑,各国试图阻止跨境放贷,从而保护本国的信贷额度。"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向美国新政府发难,批评了新任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的言论--盖特纳称中国为汇率操纵者,即使在中国出口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仍敦促人民币升值。罗奇表示:"他给中国人的建议十分糟糕,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保护主义威胁到底有多么真切。"
尽管在论坛首日,人们对于出现更糟糕情况的担忧显而易见,但出席达沃斯论坛及英国《金融时报》联系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要减缓衰退,需要施行大规模的全球财政刺激计划,并辅以拯救金融体系的行动,尽管此类政策会导致政府借债水平的大幅上升。
如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德•莱昂斯(Gerard Lyons)所言:"如果民众和企业都不再消费,那么政府必须有所行动。"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教授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大声疾呼施行更为积极的刺激措施。他表示:"信心正随着全球经济一道崩溃,而财政刺激措施出台得不够迅速。"
日本前高级官员、东京大学教授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表示,各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但各国政府应选择最适合本国情况的政策。但尽管支持采取财政行动,但经济学家并不认为此类措施或为破产银行提供支持可能为经济问题提供万能药,他们表示,这些问题必须综合加以解决。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肯•罗格夫(Ken Rogoff)表示:"如果没有同时重整金融领域,财政刺激计划最终会被证明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补充道:"除非(并且直到)我们对金融领域进行改革,按照新金融体系最佳运作的要求在监管方面做出改变,否则(经济)活动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改善。"
在美国,围绕基础设施支出或减税是否最为有效,人们存在着争议。但在瑞士,这种争论看上去是个次要问题,其中大多数争论结果,都是支持奥巴马政府两项举措同时采用的概括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