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坛金花李娜(资料图)
原来,李娜这番言辞源于现在运动员没有足够的自由和权利。细数网坛人物,运动员声称"不自由"的事例不少,其中也不乏一些稍显极端的个案。运动员要想摆脱"束缚"争取"权利"和"自由"好难,当北京奥运会最大赢家、体操小将邹凯频繁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中时,就有人不时地提醒他:"小心,可别成为第二个田亮!"
"好孩子"刘翔,"家长"频失误
上周三,国际田联高级讲师、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在刘翔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8个月后,首次公开承认"刘翔事件"是整个训练和保障团队出现失误。他还表示,即便刘翔没受伤,在面对古巴小将罗伯斯时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地有夺金把握"。
由此不难看出,在征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刘翔一切行动听指挥,完全无条件服从于"翔之队"的安排。即使是在堪称冒险甚至现已证明是"有明显失误"的决策面前,刘翔也只能有接受的份儿。
据一位圈内知情人士讲,"在他周围的人看来,刘翔的伤绝没严重到退赛的地步。退赛虽然体现了对运动员的一种爱护和尊重,但现在看来‘翔之队'成了一个严厉的‘家长',而刘翔好似一个听话的孩子,让他退赛就退赛,让他手术就手术。事实上,让刘翔退赛这件事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都成了一部系列剧,退赛只是第一幕,刘翔就像男一号。"随后,他还向记者透露,其实包括刘翔在内,很多人都不赞成或公开反对刘翔赴美动手术,一来他的伤没那么严重,二来手术风险太大了,但刘翔最终还是躺在了手术台上,"就好像他要是不动手术就没法向国人交待似的!"这位圈内人士如是说。在外人看来,刘翔今天的尴尬是一种失误决策造成的结果,但实际上这却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在运动员培养机制中,那种"唯政绩化"的家长式管理的操控下,像刘翔那样的"好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坏孩子"扎堆,义断亲疏只为钱
中国有句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在中国体坛,越来越多亲如父子、情同母女的师徒们最终"反目成仇",而曾经亲密无间的师徒之所以最终形同陌路,多是源于在徒弟取得成绩后利益分配上引发了矛盾。像中国网坛小将就曾为获得更多的比赛奖金而不惜以退出国家队作要挟。"以前的运动员一直生活在比较单调、封闭的环境中,他们从小就跟着教练南征北战,对于教练的话可谓言听计从。但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是‘80后'、‘90后'球员,他们接触面广,认知能力强,常常表现出很自我的那一面。虽然他们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在利益面前他们会和教练分得很清楚。"一位省体院的基层教练在和记者聊天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的小孩太现实了,也太商业化了。他们在争取好成绩的同时,也更看重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
"包身工"待遇,中国球员地位低
今年年初,李玮峰领衔上演一幕中国足坛"自由人大逃亡",这幕"好戏"再次引爆中国足球"不够职业"的旧话题。中国球员看上去风光无限,即使是在中国足球跌入低谷时仍开着跑车,住着豪宅,穿着名牌,可是,对绝大部分球员来说,他们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有人甚至形容他们更像"包身工"。像长沙金德球员陈涛,合同期满后,俱乐部拿了一份非常低廉的合同要他签,若不签,等待他的便是"三停"命运。难怪,当陈涛今年终于恢复"自由",身披申花战袍时说:"现在,我就像获得了重生!"陈涛身边的人也说,如果他今年没能转会,那他就只能选择退役了。类似陈涛这种经历的球员在中国足坛并不少见,"表面上看是职业球员,但实际上,从俱乐部的经营管理到商业运作,也包括球员的福利待遇,这些都很不规范。最主要的是,面对俱乐部种种‘霸王条款'现象,只有无条件接受,谁敢反抗就被‘封杀',球员吃着青春饭,黄金年龄也就那么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