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共治"要取代"港人治港"?

作者:李华 发表:2009-05-06 22: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香港中国银行香港主权回归已将近12年。12年来,香港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政治领域都风云不断;在围绕香港民主化和普选问题上的争论,与其说是在香港民主派与特区政府之间的争论,还不如说更多是在民主派与北中央政府之间的争执。但12年来,还没有人推翻"港人治港"理论并正式提出"京港共治"观点,直到一位北京驻港机构的官员在内部刊物正式提出这一观点。

北京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研究部部长曹二宝去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发表文章,谈到香港的管治力量在回归后有重大变化。据他说,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条件下有两支管治队伍,一支是「香港特区建制队伍」,包括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和各级公务员;另一支是「中央、内地从事香港工作的干部队伍」。

曹二宝在文章中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列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令中共这个全国执政党在香港工作中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简单来说,管理好香港已成了中共及中共在港官员的重要工作及任务,他们作为一支管治力量将会合法、公开运作。

曹二宝的这篇文章发表于去年的中共党校内部刊物。虽然目前并不知道这一去年发表的观点为何在现在突然曝光,而且最早是通过哪个渠道曝光,但这一观点曝光后,确实引起了香港媒体的极大震惊。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曹二宝的文章推翻了从邓小平时代开始的"港人治港"的共识,而明确代之以"两支管治队伍"。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按照曹文的解释,"港人治港"模式已逐渐为"京港共治"所替代,而这对于香港"一国两制"的定位以及香港未来的前途都至关重要。

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曹二宝作为中联办研究部部长的重要而敏感的身份。众所周知,在北京的政治体系中,研究室主任是重要的智囊人物;曹二宝作为中联办研究部部长,显然承担了研究京港关系并向北京高层提出各种决策建议的重要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曹二宝去年发表的文章,即便只是以个人的名义,但也隐含了向北京高层进行政策建议的意味。

曹二宝的这一观点被披露后,香港民主党前主席李柱铭表示,这意味着北京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实际控制已逐渐清晰化,"港人治港"模式已彻底破产。在这之前,李柱铭曾利用各种与西方官员交谈的内部场合指出,今日的香港实际上存在两个政府,一个在香港西环(即中联办所在地),一个在香港中环(即特区政府所在地);香港目前的情况是"西环指挥中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曹二宝文章风波发生后,无论是北京还是驻港中联办,都没有正式出面予以回应。这到底是疏忽还是默认?十分耐人寻味。

凡是长期跟踪观察香港政情的人士都可发现,主权移交十二年来,"港人治港"的内涵正在逐渐缩小,而"京港共治"的意味则在逐渐增强;这其中的转折点发生在二零零三年七月。在零三年七月之前,北京基本上遵循"港人治港"模式,在对香港内部事物问题上基本上不发表意见;但零三年七月一日五十万港人上街游行使北京看到,香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外部势力的介入空间。因此,北京一方面实施经济挺港措施,另一方面则开始逐渐介入香港事务,包括派遣各种身份的信息搜集者进入香港,并在普选等港人关心的问题上直接做出否决决定。而曾荫权零五年上任后,出于维护权力在内的各种考虑,也开始在许多问题上对北京言听计从。

一些分析家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在北京作为主权拥有者和香港特区政府治港职能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空间;再加上几年前香港经济不景气,亟需依靠大陆帮助,而大陆虽发展日新月异,但从本质上仍未摆脱威权政治色彩。因此,只要港人自身不确立定位,"港人治港"走向"京港共治",似乎是香港一个难以摆脱的宿命;关键是国际社会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利用各种机会实施对香港的监督。

作者:李华(香港)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DW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