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上一期谈了中国的房市问题,人们往往把房市和股市放在一起来谈,而且这两者往往都是一个方向的运动。今天我们就请程晓农博士继续来谈一谈:中国股市的现状。
去年上半年起中国股市大幅跌落,从6,000多点一直跌到了2,000多点。中国的股市就像是翻滚过山车,今年半年的时间又从2,000多点涨到了3,000多点。当有些不明就理的人,认为这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复苏,更多的人,不论是中国的股民、企业、上证公司、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学者都非常清楚,中国股市上涨是代表不了经济成长的,因为大多数人把中国股市看成是一个投机的地方。那么这回股市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程博士:中国的股市其实和房市是同步在运动,从去年上半年开始股市逐渐的大幅度的跌落,那么到去年下半年以后,一直最低跌到2,000来点。这个时候,全世界都认为中国的股市垮了,中国国内的股民也是这么看。但是,随着中央政府刺激经济的5、6万亿投资,抛出去以后,首先是房市起来了,紧跟着股市也同时起来了。那么现在股市已经涨到3,000多点了。
但是呢这一次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金融界对中国这个股市的情况并不看好。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经济还处在相当困难的阶段,企业的营利状况很差,所以本身没有理由,因为企业营利状况的好转,带动股价上升。那么,这种情况下,股市突然的抬升,从2,000多点,现在已经到了3,700点,很多股民又开始跟进了。这种情况,有一个可能的原因,那就是这一次刺激经济的5、6万亿资金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投入了股市。
就是说很多企业,甚至可能包括银行,都直接、间接的把资金投入股市。这样的话呢,由于这些机构的投机性炒作,硬把股市给拉起来了。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好,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能支撑目前中国股市的这种表现。从股市的常规来讲,人们观察购买一张股票是否合算的一个标准,叫做"本益比",本是资本的本,益是收益的益。
"本益比"的含意是说,你购买一个股票的价格,和这个上市公司每股分给股民的、分给投资者的营利,就是红利,他的比例是多少。因为投资股票,如果说收益太少,没有投资回报,那还不如存款呢。
主持人:那么"本益比"怎么来衡量,怎样来决定股票的价值呢?
程博士:因为投资股票本身有风险,所以,这个"本益比"应该是要远远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因为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收益,为了获得回报,没有人投资是为了送钱给别人。那么既然是投资为了回报,他就要考虑回报的这个比率。所谓的"回报",指的是上市公司对购买他股票的投资者的分红,或者叫红利。
本益比越小,说明这个投资者买的股票便宜,这个回收这个成本的投资成本的时间越短。比方讲,如果本益比是10%,那就是说,他这个购买一张股票10年之内的分红,就已经足以偿还他的本金。换句话讲,他投资...比方讲100块钱买了一张股票,这家上市公司给他的红利,10年内就已经相当于他的本金数额,那么对投资者来讲,这是一个很划算的投资,也就是说,他的回报率高达10%以上。
那么,反过来,如果说本益比是30%,那就是说:一个人投资购买了股票,要30年以后,他所获得的红利才能够抵偿他本金的数额。这个时候,相当于投资回报率只有3%,这就只相当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如果是正常的投资者,这种股票是不应该买的,你还不如存款呢。因为存款没有风险,买股票是有风险在,回报率和存款一样,那你还买他干什么呢?
正常的投资者如果不想投机,那么承担这个股市大起大落的风险是完全不值得的,没有理由那样做。目前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目前的股市的本益比,基本上在10到12倍,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很便宜,上市公司的回报相当丰厚。所以,这个时候买股票对投资者来讲是比较合算的。
而中国呢,这个本益比向来不正常,在去年股市最高达到6,000点的时候,本益比有时候能超过30倍到40倍。即便是在今年,目前经济如此萧条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本益比,六月底的时候,还是20几倍。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根本就是垃圾股。
那么,为什么中国股民对垃圾股如此热衷,那就是因为中国的股民都不是正常的投资者,全是投机者,而投机者是不考虑长远回报的,只是为了短线炒作,今天买进,明天股票价格高了就赶快抛出去。正因为这种广泛的、普遍的投机心理,所以,中国股市是只有泡沫不可能正常。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观察》专栏。在刚才的节目中程博士和我们分析了:中国股市的本益比,已经使股市没有投资价值,那还不如银行存款。那么是谁还在股市上炒作呢?
程博士:现在在股市上炒作的呢,有一部分是机构投资者,但他不一定完全由机构直接出面,比方讲,很多私营企业现在在把生产资金抽出来炒股;另外呢,银行也有一部分资金通过其它的管道流到股市上去。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这个在前一段时间股市上吃了亏的那些股民,还想翻本。所以,有很多人现在撤出来以后,又重新杀回去。
总的来讲,现在股市这个涨势并不算好,也就是 3,000点而已。但是,刚才已经讲到:3,000点的时候,本益比已经达到25倍左右,比国际上其它国家的股市行情呢本益比高出了差不多一倍。也就是说,本益比越高,越说明了股票不值得买;本益比越低,越说明这个投资比较合算。那么在中国股票已经本益比如此之高,不值得买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炒。所以,这股市风险很大。
但是呢,这次股市如果泡沫再破灭的话,在3,000 多点破灭,他的冲劲不会像前两次那么大。因为目前吸引到股市上去的投资者,或者是投机者,数量并不算太多,所以,股市也没涨到去年最高峰的水平。一旦泡沫破灭,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大部分这次参与炒作的人,还要再亏一大笔。
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股市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有关系呢?我们都知道股市是一个泡沫,那么,是不是中国经济本身也是一个泡沫经济呢?
程博士:实际上,中国的所谓"股市泡沫"呢,就是中国经济泡沫的主要部分。那么,反过来讲,经济的泡沫就体现在股市泡沫上,但是经济泡沫还体现在房地产的泡沫上。所以,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而且呢,政府这个5、6万亿刺激经济的资金,最后表现为股市和房市的泡沫,正好说明这个经济没有起色。
因为我们都看到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虽然政府刺激经济的投资通过各种方式,输入社会各个部门之后,他也会表现为房市的某种程度的回升。但是,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其它国家,房市和股市都不会有中国这样子明显的大幅度的提升,因为资金首先进入了最需要资金的企业。
但是,在中国情况不同,最表面上是企业最需要资金,但是,企业本身没有改善产品数字,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动力。说白了,企业只不过在混日子,政府给他钱,用银行贷款去喂他们;而企业的做法是,你喂我正好,我拿这个钱去投机。这样的企业已经明显属于不正常经营,当然,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化的说,这个混日子的企业,热衷于投机的企业,是经济泡沫。
而只是说中国这个经济的体制,现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现在变得越来越赌徒化,他们的经营行为像在赌博,而不像是为了长期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所在。
主持人:感谢程博士的分析。
*******************
晓农博士简介:
程晓农祖籍南京,五十年代生于上海。初入中学即逢文革,旋赴安徽肥东县插队。与农民朝夕相伴数年,尝知稼穑之艰,农民之苦,官吏之贪。该县处江淮之间,物产丰富,然当地农民据实相告,"大跃进"时期全村饿死人口几占一半。惨祸之烈,甚于外寇入侵。农余遍读当时流行的马列政治经典,对照现状初萌对乌托邦理念之疑。1975年赴安徽地质局327队工作,供职综合计划科。1978年高考被录取,择赴京就读,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直至研究生毕业。以求实和独立思考的方式学习,尤感计划经济的理论漏洞百出、谬误至深。由此更加关注制度变革,如当时许多青年学子一样,投入经济改革的政策研究,愿以一己薄力促进国家的积极变革。
研究生毕业后初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得以了解最高立法机构的日常运作,也体认到身处集权式官僚体系内实难有自我期盼的作为。一年后即转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此系当时北京最吸引青年知识分子之地,思想活跃,束缚最少,使命感强。在该所曾任综合研究室主任。数年中参与经济政策的研究讨论,也多次与当时的改革领导者赵紫阳会议。深入到改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愈发体会到改革之艰难和当时改革领导者之孤弱。从局内观,国家的变革仅凭理想和信念实难推展,事涉不同利益集团的互动,学者若限于经济思维而研究建议政策,其实用到底有限。欲把握转型的可能轨迹,宜充分认识改革的社会政治过程。
1988 年底应联邦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邀请赴德国经济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转而关心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问题。访问期间1989年的天安门运动爆发,"六四"后国内形势剧变,原供职之研究所被当局关闭,多位同仁身陷囹圄,乃取消归国行程,留居海外。先后在法国、美国以访问学者从事转型中国家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然后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深入研究原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选择俄国这个与中国共通最多的国家为参照,习修俄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数赴俄国的企业乡村调查。
自 1997年起接任在美国编辑出版的社会科学学术季刊《当代中国研究》主编,已历十年。《当代中国研究》如今拥有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读者,在中国更是广受欢迎。这个杂志既为国内学者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论坛,又帮助国内读者和世界各国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深入了解今日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