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10-30 23:39:00作者:郭宇宽
我前些日子在南京江宁看一个农村的朋友。他曾是个小康之家,在镇上开一个网吧,日子过得惬意,最近几年城市开发倒处都在搞拆迁,他开始坐不住了,惶惶不可终日,再听到了很多关于拆迁的故事之后,他下决心要把老宅一小块宅基地拆了翻建,现在要盖房子,可不容易,从村里到大队的干部,上上下下都得打点,为此他送了不少礼。为了扩建房子,他甚至卖掉了网吧。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家的房子终于让我震撼了,在一块约200平米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四方形,四层楼的水泥建筑。推门进去,一楼空空如也,用来停摩托车,连墙面都没有粉刷,地面水泥似乎没有抹平,还有积水;二楼是他们全家生活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装修过的痕迹,除了墙上的日光灯,地上的电饭煲,大概是唯一的家用电器,在这个像是仓库一样的巨大房间的角落,放着两张挂蚊帐的床;三层以上的窗户玻璃都没有装,他说钱不够了。。。。。。。但是谈到他的丑陋无比的房子,他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八百多平米哪!"那个村上其他但凡新修的建筑也多是这样的格局,以至于一个村庄几乎所有可盖房子的地面都被建筑占据,巷道里连两辆摩托车并行都觉得困难。
你会觉得这样的人脑子是不是都进水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对生活的品位到哪里去了?那个简约的黑瓦白墙,屋前有水塘,院子里有带着鸡雏散步的老母鸡,有种着菊花脑的小块儿地,窗下种着腊梅和美人蕉的,水墨画一样的江南水乡到哪里去了?
这并是少数的个别案例,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你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疯狂扩建"的传染速度比猪流感更可怕。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民都在盖宽大而并不适用的丑陋房子,这些房子除了增加水泥钢筋消费量,对于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但更残酷的答案是,其实这些人都不傻,而正因为他们不傻,为了适应残酷的生活,而把他们自己的习性扭曲成了这样。中国当前的土地制度不承认私人是土地的所有者,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最自然的产权安排。固然对政府来说有其好处,政府成为了垄断性的一级土地开发商,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无论是城市和乡村,他们可以强制征收居民的哪怕世代居住的土地,只按照地上建筑面积给与补偿,或者以青苗费的名义象征性补偿,而不承认在居民手中土地的价值,国家所有,其实就是官府所有,集体所有,其实就是书记所有,这些土地到了政府手里,转手卖掉,就可以获取暴利。
为了和这种荒唐的体制博弈,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养成了疯狂盖房的习惯,他们忘记了泥土的气息,忘记了什么叫"留白",只有他们的所占据的每一寸土地都变成"建筑面积",他才会产生产权意义上的相对的安全感,不会在拆迁征地时吃亏。为了这种安全感,他们愿意牺牲生活质量和幸福,因为在拆迁和征地的不安全之下,幸福是一种奢侈品。
渐渐这个习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传染到了坐奔驰住别墅的大款,追求建筑面积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心理强迫症,中国的商品房都以建筑面积为单位来销售。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讲哈尔滨的一个别墅"碧水庄园",业主"疯狂扩建","有一家,自己家买的房子才300多平方米,可是竟然又在绿地上私建个40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报道显然属于舆论监督性质的,但我却读出了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些衣冠楚楚的人都疯了!
如果没有在中国生活经历的人,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现在近乎歇斯底里地追求房屋建筑面积。而这些和住宅的幸福,舒适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些通常主人一年都住不了几天的别墅,也抢着要再扩建,似乎眼前有一块花园绿地,就让他们感到不踏实,非得全盖满房子才能谁得着觉。
让这种私人不能拥有土地产权的体制继续下去吧,渐渐我们中华民族会成为一个和世界上所有民族都不一样的特殊物种。
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我们住的不是房子,我们住的是建筑面积。
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家的房子终于让我震撼了,在一块约200平米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四方形,四层楼的水泥建筑。推门进去,一楼空空如也,用来停摩托车,连墙面都没有粉刷,地面水泥似乎没有抹平,还有积水;二楼是他们全家生活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装修过的痕迹,除了墙上的日光灯,地上的电饭煲,大概是唯一的家用电器,在这个像是仓库一样的巨大房间的角落,放着两张挂蚊帐的床;三层以上的窗户玻璃都没有装,他说钱不够了。。。。。。。但是谈到他的丑陋无比的房子,他的脸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八百多平米哪!"那个村上其他但凡新修的建筑也多是这样的格局,以至于一个村庄几乎所有可盖房子的地面都被建筑占据,巷道里连两辆摩托车并行都觉得困难。
你会觉得这样的人脑子是不是都进水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对生活的品位到哪里去了?那个简约的黑瓦白墙,屋前有水塘,院子里有带着鸡雏散步的老母鸡,有种着菊花脑的小块儿地,窗下种着腊梅和美人蕉的,水墨画一样的江南水乡到哪里去了?
这并是少数的个别案例,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你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疯狂扩建"的传染速度比猪流感更可怕。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民都在盖宽大而并不适用的丑陋房子,这些房子除了增加水泥钢筋消费量,对于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但更残酷的答案是,其实这些人都不傻,而正因为他们不傻,为了适应残酷的生活,而把他们自己的习性扭曲成了这样。中国当前的土地制度不承认私人是土地的所有者,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最自然的产权安排。固然对政府来说有其好处,政府成为了垄断性的一级土地开发商,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很好,无论是城市和乡村,他们可以强制征收居民的哪怕世代居住的土地,只按照地上建筑面积给与补偿,或者以青苗费的名义象征性补偿,而不承认在居民手中土地的价值,国家所有,其实就是官府所有,集体所有,其实就是书记所有,这些土地到了政府手里,转手卖掉,就可以获取暴利。
为了和这种荒唐的体制博弈,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养成了疯狂盖房的习惯,他们忘记了泥土的气息,忘记了什么叫"留白",只有他们的所占据的每一寸土地都变成"建筑面积",他才会产生产权意义上的相对的安全感,不会在拆迁征地时吃亏。为了这种安全感,他们愿意牺牲生活质量和幸福,因为在拆迁和征地的不安全之下,幸福是一种奢侈品。
渐渐这个习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传染到了坐奔驰住别墅的大款,追求建筑面积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心理强迫症,中国的商品房都以建筑面积为单位来销售。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讲哈尔滨的一个别墅"碧水庄园",业主"疯狂扩建","有一家,自己家买的房子才300多平方米,可是竟然又在绿地上私建个40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报道显然属于舆论监督性质的,但我却读出了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些衣冠楚楚的人都疯了!
如果没有在中国生活经历的人,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现在近乎歇斯底里地追求房屋建筑面积。而这些和住宅的幸福,舒适程度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些通常主人一年都住不了几天的别墅,也抢着要再扩建,似乎眼前有一块花园绿地,就让他们感到不踏实,非得全盖满房子才能谁得着觉。
让这种私人不能拥有土地产权的体制继续下去吧,渐渐我们中华民族会成为一个和世界上所有民族都不一样的特殊物种。
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我们住的不是房子,我们住的是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