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女儿给我在美国的商场里买了一件长袖T恤,款式平常,图案、色彩、染印、品质、价格无可挑剔,我非常喜欢。虽然上面有两块巧克力的图案和看图识字的chocolate几个字母,不就是巧克力吗?谁没见过吃过?!怎么看横竖也就是一FOOD 吧,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
上次离开中国时,为了节约起见,狂购各色T恤N件带去美国。其中一件黑底绿花的T恤图案简洁大气很适合我的年纪,拍照片也很起色,所以平素舍不得穿。偶然穿了一次,却引起女儿和大ABC的质疑,以至于引起一场关于“同性恋”的讨论。为了这个话题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凄婉的故事,有朋友读后说,如果拍成电影也会很卖座的,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导演来找我!呵呵!
女儿给我买的这件巧克力T恤我反覆穿了很多次,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对此提出过质疑。
有一个周末,我又穿上这巧克力T恤准备和大家一起外出。正在出门的当口,却发现女婿一边用眼角扫着我,一边和女儿讪笑着在说什么。我本能地感到这是在议论我,就问他们在说什么?
女儿说:没说你,走吧!
大ABC路见不平开口相助:外婆,他们笑你是“巧克力”!你觉得你是巧克力吗?
我说我的skin(皮肤)又不黑,我凭什么是巧克力?
大ABC说在英文里巧克力是很“甜蜜”的意思。
我说巧克力我吃过,当然是很甜蜜了,甜得发粘腻味我不喜欢。
大ABC 着急地说:你的T恤上有chocolate就是说“你像巧克力”。
……我像巧克力又怎么了?!
……那你是说你是“甜美可爱的女孩”吗?!
……不会吧,我是皱巴巴的老太太啊!
大家哄笑起来……
记得我读小学时,班上有个男生很喜欢给别人起绰号。他给一个长得粗壮成绩并不怎么好的男生起了个绰号叫“洒(傻)琪玛”,两个人打了一大架,从教室前排打到后排把校长都惊动了。
后来他又给一个长得瘦巴巴肤色偏黑的女同学起了个绰号叫“巧克力”,弄得那女同学哭天抹泪要转学。所以,我从来没把这“巧克力”朝好处想。大不了一个“好吃”“甜滑”而已,从没和它和“爱情”什么的粘在一起思考过。
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常把心爱的物件以“贱称”呼之,比如我女儿小时候我总是叫她“蓝狗”,我儿子小时候叫“宁狗”。
而在西文中,亲密的互称却和我们有很多的不同。我初到美国时,听见我女儿女婿互称“honey”(蜂蜜)觉得很可笑。因为在四川人和贵阳人听来,这“哈尼”的声音很像是“哈的”,就像喊“憨包”一样。在本地方言中,“哈包”、“哈崽”都是“傻瓜”的意思咧。
行文至此顿悟:难怪“情人节”情人之间要互送巧克力和玫瑰花,原来这“巧力力”暗藏“我是甜美女孩”,“愿我们的爱情象巧克力一样甜蜜”的意思!
顺便交代一下,我的“巧克力T恤”已经带回贵阳,我不会因为懂英文的人笑我两句我就把它扔掉的。我现在用的是“今日二十明日十八”的雪花膏,没准哪天这T恤和俺的嘴脸又高度吻合了呢?这世道,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啊,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