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年的喜庆,中华大地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年份——黃历庚寅虎年。老虎凶猛威严却招人喜爱,新疆古代墓葬遗址有关老虎的文物比比皆是,金器、丝织品、铜镜、银器、玉器、壁画等文物中时常可见到老虎威猛的身影。
怪异的木老虎
这只木老虎,现收藏于吐鲁番地区博物馆,它高15.3厘米,长31.6厘米,从躯体和尾巴上画出的虎斑纹中看,它应是一只凶猛异常的老虎。木老虎头 大而圆,尾巴高高翘起,呈行走状,与现实中的老虎形象相比,有很大的距离,甚至雕刻比较拙劣,也许1500多年前的雕刻者从来就没有见过真老虎,才有“照猫画虎”之嫌吧。
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怪兽俑也是一尊1500多年前的木雕艺术作品,1966年出土于阿斯塔那53号墓。与上只木老虎不同,怪兽的口、鼻、眼等位 于锐角底部,只有在它直立时,人们才能看到它的五官。怪兽脊背上绘有虎斑纹和四爪似虎爪,有人认为它是老虎,也有人说它似野猪。不管怎样,它是一个在墓中 起辟邪作用的器物,与镇墓兽的功能十分相似。民间将虎视为神兽,借用它的威武勇猛镇魔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上说“虎……能噬食鬼魅……亦避恶。”所 以在我国民间虎被视为祥瑞的动物。
阿拉沟的虎纹金饰
老虎的凶猛和顽强一直为人们所推崇,虎图腾崇拜在古代很普遍,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虎形的图案比比皆是。虎符是帝王将相,调兵遣将的重要信物,盛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新疆古代塞族、匈奴、突厥、回鹘等民族都喜欢老虎。1978年,我区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在吐鲁番盆地阿拉沟墓葬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位已经香消玉殒的年轻女子墓葬,其中散落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黄金饰品。专家推测,这座黄金墓,可能是战国至汉代古老的塞族人留下的,这个女子可能是一位部落酋长家的千金小姐。
阿拉沟墓葬出土的金器量多,大小合计达200余件。大多是带饰、衣饰。虎纹圆牌八块,(上图)直径6厘米,重20克上下,图案中老虎躯体卷曲成半圆,极富动感。对虎纹金箔带四件,长26厘米,宽3.3厘米,重27.75克,呈长条形,是镶嵌于皮革上的装饰物,两虎相对,虎视眈眈。造型独特,工艺精细,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准,学者们认为这是当地古代居民图腾崇拜的表现。动物纹是草原文化的主要特征,塞族人是新疆古老的游牧民族,喜欢佩戴狮子、老 虎、狼等动物纹饰的装饰品,学者们称之为“野兽风格”。
汉代吐鲁番的车师贵族也比较喜欢具有“野兽风格”的黄金饰品,1996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沟西墓葬中,发现的装饰虎纹的金冠(上图)、虎纹金戒指、牛头形金牌饰都反映了这种草原文化。
妙趣橫生的虎形紋
1994年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沟北墓葬出土的怪兽啄虎纹金牌饰,是一件充满神秘色彩的珍贵文物。金牌饰呈半浮雕形,只见一只鹰嘴龙身、鹰爪的怪兽,正啄住一只老虎的脖颈,鹰爪抓住虎的面部。老虎则低首垂尾,一副任由怪兽撕咬,无可奈何的状态,形成了怪兽的凶悍与老虎的颓丧的鲜明对比,颇有情趣。
老虎也经常出现古代铜器中,如吐鲁番艾丁湖古墓中出土的一件战国至汉代时期的虎噬羊铜饰,铸造精巧,老虎边走边拖咬著一只身体蜷缩的羊。透雕的方法刻画出老虎强壮的身躯和粗壮的四肢,连爪趾都刻画得纤毫毕现,是一幅生动写实的野兽扑咬家畜的立体图景。
毛织品中的老虎却是乖巧可人,1985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发现的一块黄色毛织品中,装饰有栩栩如生的老虎和骆驼,如同现代流行的卡通虎,流露出雅致童真的情趣。专家们认为,毛织品上的老虎是2800多年前且末居民手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