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开赴抗日前线
60年前是哪一群人用头颅换来我们今日不用做亡国奴!又是哪一群人在抗日卫国战争中用他们的鲜血堆积成河换回今天我们所站的土地,让我们掀开历史的迷雾,抺去谎言,揭开历史的真相。
“望风披糜”与“以空间换取时间”何者为是?
在中国大陆的大中小学教科书中,岁岁年年地指骂国民党军队在抗日的战争中“望风披糜,把祖国的大好河山拱手相送。”但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表示在1937年8月提出的战略是“持久消耗战略”及“以空间换取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究何者为是?
国民党为甚么不在9•18事变后马上对日宣战?
9•18事变后,全国学生一致要求抗战。主战情绪发展的逻辑很简单:“日本占领中国领土,中国必须抵抗,即使是战败、战死都在所不惜。失地是可耻的,不战而失地更是永远洗刷不掉的耻辱。”
依当时的资料统计,中国方面的军备能力:1937年7.7事变之前,中国有陆军270万,中国士兵三个人伙用一杆枪的情况比比皆是。海军舰艇10万吨位,空军有飞机600架。
日本呢?它拥有陆军448.1万,同时他的一个师的装备相当于中国一个师的三倍。日本的海军舰艇吨位已达190万顿(中国10万吨,是中国的19倍),1933年世界海军会议时,美、英、日海军吨位之比,就已经是5:5:5了。日本还拥有2700架飞机(中国600架,是中国的4.5倍)。
面对当时中国的作战能力,在军火制造上除了来复枪和轻机枪外,还没有能力生产新式重型武器。而财政状况上,中国一直到1937年对日作战前夕,国民政府的全年收入,主要来自商业税收,只有12.51亿元,以三比一折算,约合4.17亿美元。历史学家黄仁宇对此就说:“虽说当日的购买力与今朝不同,这4亿是一个极为纤小的数目。”
如此悬殊的军力,且当时在内忧外患下,政治、经济及军事设备等国力上非常的落后及艰难。 蒋介石说:“不是不打,是要准备好了再打!”、7.7事变时又说:“和平未到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我们希望和平而不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
1932、1935年蒋介石分别对记者说:“万一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我们就把首都迁往四川,以应长期抗战。”、“即使是我们中国关内的十五个省份都被日寇占领了,只要四川、云南、贵州还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
假如中国从1931年的9•18事变后立即向日本宣战,那么中国孤立地和日本对决会提早将近六年。表面看显得爱国、有骨气,而且政治家也可估名钓誉赢得政治名声。但在这样意气用事下,对整个国家的命运,可能就会像中国历史学家蒋廷黻在《独立评论》上所说的那样:“仓促对日作战将遭失败,现代化的战争需要长期准备,然后全国总动员。”
9.18之后,蒋介石就曾一再地说过:“千万不要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而应该采取不屈服不扩大的方针,准备好了再干!”
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抗战,破灭日军三个月亡华迷梦
虽然国民党政府处于在内乱及弱势的情况下,但仍于1932年秘密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名为“资源委员会”),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为因应长期抗战,国民党政府除了在德国购买了一亿金马克的武器装备,武装了四十个师,并聘请德国军事顾问训练军队。并在芦沟桥事变前,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的五个战区先后修建防御工事约4900座,被称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在抗战的准备上还包括了: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政府重建、1928年东北易帜、荡平了残余军阀多达十数次的大小军事叛乱,发动了五次对“苏俄在中国的国中之国――中共武装叛国势力的征剿”。使中华民国获得初步的统一,政治、经济上获得稳定及迅速的发展,使得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为长期抗战奠定国力基础……。
国民党采取持久消耗战 日军陷入中国广大腹地的泥淖中
在武汉周围数百里内、都是长江中游的沼泽地带 ;沼泽区外的四面高山中、藏着上百万的国军、随时准备包围反攻……日军仅能靠长江水运,维持整个补给! 而中国军队撤走前,早已派出了海军水雷爆破大队(作战行动代号: 长江一号 !)在武汉四周的长江里布下水雷……中国政府连着两次、以首都当做诱饵、引诱日本帝国陆军费时了一年半,转战数千里,伤亡官兵达44万! 换来的是陷入武汉这个战略大泥沼里……
蒋介石拟定的抗日总方针定为:“以守为攻,以退为进,以持久对速胜,不是为了打垮敌人、而是旨在拖垮敌人”的持久战大战略,并“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为大方针。
因为面对军事强国不可能寻求速战速决,而只能是持久消耗战,拖长所需的时间培育国民政府国军作战的能力,所以最后对决时刻来得愈晚,拥有的备战时间愈长。因此计划性的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东南,利用山川河流众多的地形抵消日军装备及训练优势,将日军置入山川河流众多的区域使其难以施展其战力,尽量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并避免将战地开展在有利于日军装备优势的平坦华北平原。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
因此蒋介石以“空间争取时间”的总战略,破灭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在所有战役中,只要设定的目的达到,立即撤军,以保存有生力量,准备长期抗战。上海会战如此,徐州会战亦如此,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同样如此。
国民党的决策:“主要是消灭日军有生力量,而不在保一城一地之得失”,既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又把日军深深地拖在中国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直至历史性的大反攻开始。
美国学者易劳逸教授说:“国民党军队的抵抗,乃是一个决心和自立的奇迹。它积极地战斗在上海、南京、华北和华中平原,彻底地挫败了日本人对速决胜利的期望,自己也遭受了可怕的损失。然后,他们从沿海地区撤退,远离于交通网络所能达到的地区。他们转向消耗战的战略,从而使日军陷于中国辽阔的国土而不能自拔。”
“战略退却”与“望风披糜”
到底什么叫“战略退却”什么又叫做“望风披糜”?历史上已提供了诸多参考的实例。
1812年当拿破仑所向披靡进攻俄国,俄军元帅库图佐夫以焚烧莫斯科三日不灭的大撤退,是采取持消耗战,诱敌深入腹地,将近19万的莫斯科城市居民随俄军撤走,攻进莫斯科的法军,兵无粮,马无草,处境艰难。它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诱敌深入,将法军拖进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冬天,深入俄境的法军在遭受饥饿和俄军袭击的双重打击,损失惨重,原本浩浩荡荡的40万大军退到俄国边境时只剩下3万人,从而造成法军的必然失败。此成功的战例,是真正的“战略退却”。
而1941年6月当德军以闪电战进攻苏联,转眼间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斯达林的仓皇应战和无边退却,是自己的国土“拱手相让”使他们欧洲的土地几乎丧失殆尽。那才是真正的望风披糜。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采取持久战的战略,乃是为了将强大而且疯狂的侵略者拖进了更加广阔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在亚洲大陆上拖住了大约一百万日军,为整个盟军做出重大贡献,直至最后彻底地打败敌人,是一个弱国打败强国的范例。
美国学者易劳逸教授曾说:“为国民党军队说一句公平话,它与一个在组织、训练、装备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争中,坚持了整整八年,与法国相比,──法国对德国的抵抗仅仅六个星期便崩溃了;和英国相比──英国则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支持。”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曾说:“假若中国被打败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而调往其它方面来作战?”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
那么为了获取最后的胜利,执行“持久消耗战略、以空间换时间”等战略方针,以牺牲失地、或撤守使日军深入中国广大腹地陷入泥淖的过程,究竟是“战略退却”亦或是“望风披糜”呢?历史已作了见证。
看中国首发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