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10亿也许我会写本反市场的书。”说这话的人是被称为市场坚定捍卫者的张维迎。起初,我以为张不过是开个玩笑,用以强调自己对市场的坚守,及至想写此文,把访谈找来一看,才觉得这也许表达了张真实的意思。
张在访谈中并不讳言自己在面对足够大的诱惑时,可能把作为立身之本的信念也卖掉,在这一点上,比起一些用冠冕堂皇的话来掩饰“虚伪崇高”的人来,张的确要强很多。但是,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张真的接受了哪位富豪或者某个组织开出的10亿价码而反市场,那就太可怕了。因为“市场”是张的标签,如果因为某人开的价码足够大,就把立身之本都放弃了,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他这么多年来的艰难坚守,像一个牧师般不停的布道,就是一种假象,是为了博取更大的价码。
我个人相信张不会出卖他的良心,即使真有人愿出10亿来购买。原因很简单,他不缺钱,也不缺名誉和地位,不大可能为了10亿而毁灭现有的一切。但为什么一些学者给人的印象是“变色”特别快,今天鼓吹市场第一,明天鼓吹调控为重,后天又可能转回来?这里当然有自身的认识问题,认识改变,对问题的看法也改变。但也有一些人是经不起诱惑的,用张的话来说,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张在上述访谈中就承认,学者面对的诱惑太大——名、利、职位。这就好比一个英雄,在战场上杀敌,经过了多年的生死磨炼,但一个美人就可以攻克他。权力的吸引力太大,好多的经济学家可能就被来自那里的荣誉俘虏了。
在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学者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说话、代言都很正常。为利益代言并非就说明某位学者人格低下,在这里,一定要把作为学者的他与作为普通人的他区别出来。因而,代言必须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不能违背社会基本的公理和道德,不能撒谎,同时在代言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身份。
最可恶的是把灵魂卖给了撒旦,却还自称是上帝的使徒。之所以如此,原因出在社会还习惯于用传统知识分子的标准来观照和要求学者,这样就往往把几种角色和身份不同的学者混在一块,模糊了各自的面目,从而使得本来是为某利益集团服务的学者,也被公众误以为是公共知识分子。而从学者自身来看,一些人心里多少还残留着传统知识分子的“经邦济世”情怀,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要超脱公司或政府学者的角色要求。
在目前社会的转型时期,出现一些学者为利益集团谋利和服务的现象并非不好,某种意义上,这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我要强调的是,学者一旦失去底线,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原则、信念和信仰,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就要比官商勾结、官官勾结大得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学习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