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弟到英国读研,到他前两天打电话给我,正好是4个月整。
4个月以前的今天,刚刚踏上英国这片陌生土地的表弟看啥都新奇,看啥都高兴。表弟说:“呀,这边的薯条、乳酪和法式面包都这么便宜,真像到了美食天堂。”
没多久,表弟搬进学校宿舍。宿舍建在山脚下,方圆几里没什么人烟,满眼尽是鸟语花香。表弟露出满足的神情:“真好,宁静的自然风光环绕,简直是个世外桃源。”
表弟也像许多刚到英国留学的学生一样,爱把英镑转换成人民币计算。算着算着,就觉得这也昂贵、那也不划算。因此表弟极少打电话回中国,全用QQ联系着家里人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女友。
每每上完QQ,表弟总要憧憬一番未来。看得出,表弟对自己的远距离恋爱很有信心。事实上,表弟已开始考虑,毕业后是让女友到英国来,还是自己回中国。
没过多久,表弟开学了。接触到更多的人也使表弟有了更多的“搞不懂”。“搞不懂怎么班里的英国同学那么喜欢去酒吧”、“真搞不懂怎么有的中国学生就知道逛街、购物、谈恋爱。难道他们真的就只为了‘混’个镀金文凭么?”
表弟念的是数学系,他从图书馆抱回一摞摞写满各种艰深数据与符号的参考书,天天在夜灯下苦读,不亦乐乎。表弟说,数学是他心中唯一完美的东西,毕业以后,要一心一意地搞学术,为数学界做出贡献。
4个月以后的昨天,表弟给我打了通电话。从“喂”的那一声开始,表弟就俨然变了一个人。沮丧、忧郁、摇摆不定,这还是我的表弟么? 表弟说:“太可怕了,我现在看见薯条、乳酪和法式面包就想吐。哪里有中国的挂面卖?”
表弟说:“她和我吵架了,因为时差的关系,前两天她在QQ上找我时,我正在睡觉。她说找人都找不到,要和我分手了,怎么办呢?”
表弟又说:“这里太寂寞。周末,我躺了一整天,没和一个人说过一句话……唉,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爱去酒吧了。”
表弟还说:“这里的教育方式我适应不了,老师不会督着你学习,可考试转眼就来了。如果自己不管自己,就真是没有人管你了。” 表弟也不再想当数学家,眼下只想着怎么才能把长长的 reading list 读完,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考试。表弟也不再评价其他学生的行为做派,也许是见怪不怪了罢。
这让我想起曾听到过的一位朋友的故事:到英国的第一天,从机场走出来,朋友看看表,已是夜里9时多,可天空明亮如同白昼。朋友顿时觉得自己的手表坏了,需要换一块。紧接着,朋友径直走到出租车站,快步走到一辆出租车面前,“啪”的一下,却打开了驾驶室的门,朋友哭笑不得。后来他对我说:“我当时就想买机票回国了。”
显然,比起这位朋友来,表弟是慢热的。毕竟,表弟经历过初到英国时的兴奋与喜悦,如今才感受到了人在异乡的孤寂与无奈。来英国之前,表弟曾在中国打电话问我:“那边的东西好吃么?那里的教学方式真的很先进么?我若去了英国,我和女友的感情会受影响吗?”
那时的我握着电话,只是轻声说着:“好,都好,不会有问题的。”亲爱的表弟啊,请你不要责怪我当初含糊其辞的回答。并非我不想对你说清楚、讲明白,而是许多事情,需要你身临其境的用心体会,方能找到你所渴求的那个“正确答案”。就像,我该如何告诉你,你虽遭遇了孤寂与无奈,却收获了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如何告诉你,在这里上学,虽然缺失了“保姆式”教育的安全感,却培养了你良好的组织能力与学习习惯,给予了你独自在学海中钻研的快乐?我又该如何告诉你,成熟的爱情能经得住时空的考验,成熟的男人也当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因为现实与理想总有出入?若非亲身经历,你无论如何也听不进我这番陈词滥调,不是么?
我亲爱的表弟,如果再叫我对你说些什么,那么我想告诉你,你是幸运的。因为你的生活如此丰富,因为你经历了别的同龄人也许穷其一生也没有机会经历的人生阶段。无论是你4个月以前的好奇与雀跃,还是你现在的焦躁与彷徨,在我看来,都是鼓舞人心的。因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我期待着看到你梳理好思绪、平和面对学习与生活的那一天。英国的美是深层次的美。时间沉淀后,我们对它的情感将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