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0-09-06 09:55:13作者:
两名分别来自中国北大和清华的教授最近联合撰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文《科学》杂志(Science)上,对目前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提出批评。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文章中说,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但是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的创新能力。
文章指出,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的巨型项目,经费从几千万到几亿元人民币,但是申请过程与科学优劣并无多大关系,更关键的是“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
文章称这些官员和科学家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批评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压抑了创新,培养了搞关系的科研文化。
文章还透露这种潜规则文化渗透到那些刚从海外回国学者的意识中,相当比率的研究人员花了过多精力拉关系,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和作研究或培养学生。
这两名学者也意识到要改变这样的体制所面临的阻力,称“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的改革”,另外还有部分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因此选择了沉默。
文章最后呼吁科学政策制定者和一线科学家清楚意识到中国目前科研文化中的问题,不再浪费中国的创新潜力。
著名的《科学》杂志由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该协会建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科学组织,成员由超过12万科学家和机构组成。
反响
这两位学者所撰写文章内容,经中国《科学时报》报道后,立即在许多网站和博客上转载,引发网民的很大反响。
有网友赞扬称他们“说出了中国有良知知识分子的话”。
也有网友评论说“这仅仅是科研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个别人认为他们的文章是在“揭中国的短,为自己搏好名。”
不过,绝大部分的网民认同他们指出的问题,其中有人认为只有从政治体制加以改革才能解决科学界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