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餐桌离不开鱼,香港从昔日的渔村发展到今天的国际大都会,渔业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是,在香港居住和生活的BBC记者埃文思说,现在,渔场资源越来越不容乐观,世代相传的渔民被迫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适应无鱼时代。
香港从昔日的渔村已发展成当今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有许多外岛。我住在南丫岛上一个靠海的小村子里。这里的许多家庭祖祖辈辈都住在小岛上。
每天清晨6点到晚上11点,一条柚木和铁制渡轮在香港的阿伯丁港和南丫岛之间穿梭往来。这段航程只需要23分钟。渡轮上除了有乘客,还满载着蔬菜。另外,就是一个个蓝色的塑料大桶。桶里的活鱼和海鲜,挣扎着走上通往香港大小餐桌的一段末路。
晚上渡轮停运后,一些装有柴油发动机的小舢舨继续营业。在我看来,舢舨也代表着香港在成为摩天大楼云集的国际大都会之前的历史。
祖母摇舢舨
侯秀英(音译)今年65岁,已经作了祖母,仍然在开舢舨。她悠然自得地坐在舢舨的尾部,握着舵柄,带着我们驶离阿伯丁港,返回南丫岛。
大多数的舢舨顶棚都是弧状,竹架上搭着绿色的油布。侯秀英的也不例外。她的舢舨顶棚上,就在救生圈旁边,还挂着红色的纸灯笼。有时候,舢舨上的小煤气灶烧着热水,用来泡茶或是泡面。
侯太太开舢舨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舢舨是祖传的。现在,侯太太和仍未出嫁的一个女儿一起住在一所公寓内。但是,她和自己的三个兄弟姐妹,都是跟着父母在舢舨上长大的。
侯太太的母亲当年是手摇舢舨,没有发动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舢舨上才逐渐安上了发动机。
那时,整个香港都在忍饥挨饿。日本占领期间,捕鱼船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为了满足温饱和创造就业机会,英国殖民政府迅速发放购船贷款。
拖网真无情
香港附近水域,鱼快要被捞光了,香港渔业正在逐渐消亡。
大马力拖网渔船迅速取代了小帆船。
那时,香港周边水域海产丰富、品种繁多。即使到了1970年代,还能经常捕到鲨鱼。现在,拖网无情地过滤着海水,打上来的鱼不仅尺寸越来越小,年龄也越来越小。
香港捕的鱼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了,满足港人的需求,大多数需要依赖进口。附近水域,鱼快要被捞光了,香港渔业正在逐渐消亡。
如果渔业确实消亡,相关的传统和社区前景也不妙。和侯太太一样,许多渔民都是“蛋民”,他们原来从来不登陆,主要是因为陆地上的汉人对他们存在偏见和歧视。
出海的蛋民,甚至还供奉自己的神佛。
几个星期前,许多拖网渔船挂上五颜六色的三角小旗,举行每年一度的蛋民传统节日。一条船上,纸糊的神、佛占据船尾,带着橙色帽子、身着道袍的道士敲着锣,祭奠亡灵、祈求神佛保佑渔民。
出海的人,总要买足保险。我问侯太太,她向哪位大仙祈祷呢?她笑出一脸的皱纹,说道,“我可不是单求一位神仙,我求的神多着呢”。侯太太在舢舨上,经常就会烧起一炷香。
进入繁忙的南丫海峡,每隔几分钟,就能看到集装箱货船、油轮从身旁驶过,偶尔还有豪华的旅游客轮。与一年前相比,现在,集装箱货轮吃水更深。货轮内装满了货物,也是船运业走出经济萧条的一个标志。
大飞忙走私
这段行程中,偶尔还会碰到海警的巡逻船检查我们的船上到底装的是什么人、什么货。侯太太需要亮出驾驶执照。现在,警察主要是要查缴走私的电脑硬盘、毒品,还有,挪威来的三文鱼。这些走私货,目的地都是北方的大陆。
香港依然有为数不多的舢舨船
香港依然有为数不多的舢舨船
用来走私的船主要是所谓的“大飞”,也就是那些船尾安装有好几部马达的快艇。大飞名不虚传,速度飞快,运送的走私货可能还包括从大陆南下的非法移民或是妓女。
侯太太一家,她是最后一个靠开舢舨谋生的人了。她没上过多少学,但是,四个孩子都受过教育,在城里上班。她说,孩子们对舢舨根本没兴趣,“活太累,挣钱太少”。
她放慢船速,缓缓靠向码头。我付了钱,说声再见,沿着海滩往家走。
回首一望,夜幕遮掩下,除了小小的红色尾灯,已然看不到侯太太的舢舨,只有马达的轰鸣,仍在隐隐约约地飘入耳中……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