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
"嗯,稿件写得有声有色。能把一篇正面的经验报道写得可读性这么强,说明你下了工夫。"伍晓阳站在我旁边,看我一字一句审改他的稿件《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这是我布置他采写的一篇稿件,完成得相当出色。只是看完之后,我心里有一个疑问:矛盾调处中心好是好,但各地都已经建立有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什么还要再搞出这么一个调处中心的机构?这不是机构膨胀、职能重叠吗?
伍晓阳根据他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向我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组织,有很多问题单靠群众组织是调解不了的;而调处中心则是政府设立的,代表政府对矛盾纠纷进行依法调解,有相当的行政效力。调处中心统一接件,对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指导的职责,有些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调解……
"把你讲的这些写进稿子去呀。"我笑着说,"听你这么一解释,我对这个调处中心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关系算是弄明白了,可是很多读者怕是还弄不明白呢。"
既然我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普通读者也一定会产生这些质疑。我们既然已经预先想到读者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那么就应该在稿件中回答它。
"我觉得做记者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写稿的时候我们尽可以一气呵成,但报道写完之后,能不能不急着交稿?不妨把自己当成普通读者,用'挑刺'的办法,自己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
可能,自己能够想到的问题总是有限的,但要养成去想的习惯;只要拼命地去想,不挑出点毛病誓不罢休,我就不信提不出几个疑问来。
也许,自己给自己稿件提的这些问题不能解答读者的全部疑惑。一篇稿件见报、上网之后,读者特别是网友往往会提出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对你报道的新闻事实或者某个细节表示质疑。我们不可能让读者对我们的报道完全不怀疑,但如果我们在成稿之后、发稿之前经过了"自我质疑"这么一个思考过程,并在稿件中有所释疑解惑,至少读者有可能提出的主要疑问我们自己也还是能够预想到的。能把主要的疑惑在稿件中加以解释,报道的可信度定能大大增强。
有许多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的出笼,并不是记者有意要去造假,而是被捕捉到新闻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成稿之后没有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忘记了"自我质疑"一番。
像近一段被网上广泛质疑的"华南虎"照片,网友觉得疑点很多。如果编辑们在刊登这张照片之前也能有意识地去找找疑点,我不信读者都能看出的问题,经过那么多专业训练的编辑记者就愣是看不出来。
第一部分 4.成稿之后,能不能给自己提上几个…
"华南虎"照片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它不仅仅就是拍到一张照片那么简单,而是证明了华南虎在中国并没有灭绝,这就非同小可了。但读者、网友们自然不会轻信这样的结论,所以不能怪现在的读者太会吹毛求疵,要怪只能怪有关的编辑记者没有预先设想到读者有可能提出的疑点,并对这些瑕疵事先作一些补救。被疑有假之后,相关编辑记者才想到去采访一些当事人,并通过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称"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绝无疑问"。但是,已经疑窦丛生的读者还会相信这样的说辞吗?早干吗去了?
自己精心采写的报道受到置疑,编辑记者心里都是很郁闷的,也会很委屈:读者为什么会往那个方向去想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读者还会提出这么个问题来?很简单,记者和读者都有各自的思维定式:记者总是因为相信自己所采访的东西才会去写稿,而读者的思维定式是"值得怀疑"。记者和读者思考的方向自然不是"一路"。
这就是说,如果记者能够改一改自己的思维定式,对自己所写的新闻也能像读者一样去"怀疑怀疑",那么他跟读者的共鸣就会更多一些。读者能想到的问题,自己自然也就会想到了。
晓阳有些犯难的样子。我看出他心里一定在想: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发稿之前都要自我质疑一番,那还不要累死了?
是的,新闻往往是"急就章",有时候抢时间是第一位的,容不得慢慢去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每篇稿件都要去自我质疑一番,谁也做不到。但是,对自己精心经营的重点稿件特别是正面报道,还是值得去下这样的工夫的。记住:新闻价值越大、越是有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报道,越容易受到读者的质疑,记者、编辑就越应该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正面报道尤其难以让读者信服,他们会本能地怀疑是记者在做人家的"吹鼓手"。这时候记者问一问自己"读者会提出些什么问题",把读者的疑问尽可能地想到、回答到,你采写的正面报道才能在读者挑剔的眼光中为他们所心悦诚服地接受。
第一部分 5.成稿之后,能不能给自己提上几个…
2004年,我采写"交通局长的楷模"——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的先进事迹,我就给自己提出了几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交通是腐败多发的部门,赵家富作为交通局长,真的就能如此廉洁奉公?说他清廉,为什么他家是一栋三层小楼?他有个亲戚在交通局,是不是"以权谋私"?他育有一儿一女,是不是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等等。想到这些疑点之后,我便有针对性地去采访,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当时,所有媒体的采访记者都在忙不迭地采访赵家富的先进事迹,而我却很"不合时宜"地提出这些看起来有些"刁钻"的问题,有关部门和赵家富的家属当时对我要问这些问题还不那么高兴。但是我想,我要问的这些问题,也一定是报道赵家富先进事迹之后许多读者心里的疑问,我必须回答读者心中的这些问题,赵家富才会真正可信、可亲、可敬。我还是坚持按我的思路去作了采访。
最终的报道效果证明我是对的。在对赵家富事迹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最让读者和新闻界记忆深刻的还是我采写的这篇《对一位英模人物的"污点调查"》。有研究者为此专门撰文指出,我采写的这篇通讯对于正面典型报道具有"破冰"意义。新闻界谈及正面报道的创新,至今还对我的这篇报道津津乐道,在网上能够搜到不少对此的研究评价文章。
现在回想起来,对赵家富的报道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当时我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给自己提出了那么几个"自我质疑"。我"自我质疑"了,读者对赵家富的先进性就再没有更多的怀疑了。
伍晓阳听从了我的建议,高高兴兴回到办公室里去修改稿件。除了我提出的机构重叠问题,他还自己又想了几个问题:政府设置的调处中心效能会高吗?调处中心如何才能不代替其他调解组织的职能?群众不服调处中心的调解又怎么办?针对这些疑问,他在稿件中都巧妙地有所回答。
"这样,稿件就更完美了。"我一边看稿,一边对小伙子的努力给予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