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有一种观点认为,楼市资金必然向股市分流。按此设想,股市与楼市将在2011年呈跷跷板。随着楼市成交的萎缩,急于寻找增值出路的楼市资金,会对估值风险不高的股市产生兴趣。
这样的观点认准楼市将在今年在劫难逃。过年前,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升级,其中有两个重头戏。其一,房产税开始在上海、重庆试点。其二,限购令在全国一线大城市普遍执行,地方政府被要求在一季度内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与此同时,部分国有银行主动加入调控加码的行列,从2月份起取消了首套房贷的利率优惠。二套房贷的认定也越来越严格。例如,上海的商业银行对子女名字已在父母所购房屋产权证上,即视作再购房为二套房。这些新举措把房地产调控推到了新的高度,对楼市成交量势必产生影响。从开发商普遍推迟新盘开盘日期的做法来看,楼市成交量或跌至低谷。
既然楼市难有作为,楼市资金为何不分流进入A股市场?其实,这存在一厢情愿之嫌。至少在楼市投资没被赔钱效应教训之前,股市投资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首先,楼市资金不甘心撤离楼市。楼市调控一轮接一轮,可迄今并未改变市场预期。房产税试点,房产交易营业税提高,基准利率提高,房贷优惠利率取消,以及限购令扩大实施范围,但开发商和房东显得“不屈不挠”。
一方面,过年后,上海的土地拍卖再现高溢价。浦东某地块的成交楼板价为2.14万元/平方米,而该区域在售的公寓价格是2.1万元/平方米。另一方面,尽管很多房东因观望政策而选择“售转租”,但上海部分地区的房屋租赁价格继续上涨,有的涨幅达10%至15%。政策调控之下,房东和开发商如此淡定,表明市场依然中长期看好楼市。
反观股市,尽管估值风险不高,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很低,但被认为“更不靠谱”。“更不靠谱”的关键在于,赔钱效应困扰着A股。A股涨涨跌跌,投资者尝过太多的套牢滋味。2007年10月从6124点跌落下来,上证指数至今在3000点下方。而同期的房价涨幅,让那些买股票而不买房子的人后悔不已。以刚泰控股旗下开发的上海艺泰安邦为例,2007年10月的房价为5900元/平方米,现在的最新价格为1.2万元/平方米。
A股市场的“更不靠谱”,还表现在与海外股市的差异性上。金融危机之前,汇丰控股在香港的股价稳步上涨。金融危机爆发后,由140多港元猛挫至33港元。2009年3月起,其股价持续反弹至目前的88港元左右。相比之下,业绩未被金融危机拖下水的内地银行股,却没有表现出稳健的走势,股价跌至历史低谷。蓝筹股难以给投资者稳定的回报,致使A股市场更多表现出投机的一面。尽管楼市也有投机,但楼市投机迄今建立在稳定回报的基础上。正因为有稳定的回报及价格上涨的预期,购房者不担心贷款“被套”。若是贷款炒股,恐怕没人敢像贷款购房那样从容。
如今房地产调控升级,似乎让人看到了楼市与股市命运的转折点。实际上,除非楼市出现明显的赔钱效应,楼市资金大量分流进入股市中长期投资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楼市价格大跌,股市基本面也将受损,银行股的资产风险不再是“狼来了”。那样的话,股市不会因为资金面宽裕而改变基本面变坏的下跌风险。可见,楼市成交的萎缩,会有部分资金转战股市,但难改楼市与股市资金面的基本现状。只要房价中长期坚挺,股市不要指望房东卖房子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