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持莲蕊飞天(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乐舞伎“弥勒经变” (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双舞伎甘肃武威感应碑(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游牧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羌族,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记载。东汉王朝对羌族的压迫和屠杀,使羌族的一支党项羌曾一度进入青藏高原,后来又退回到松州附近。西晋时鲜卑慕容部吐谷浑西迁到枹罕(今甘肃临夏),征服了这一带的羌族,建立吐谷浑国。唐初分东西两部,其中青海的吐谷浑和党项的拓跋部通婚,其后拓跋降唐,8世纪迁移到今甘肃陕西北部一带(《辽史•西夏纪》说西夏是魏拓跋氏的后代)。宋朝统治时期,党项族才由氏族部落制发展为奴隶制,并于公元1032年建立了党项族奴隶主国家夏国,史称西夏。夏景宗元昊建国后,仿照宋制建立官职,创制西夏文字,称“国书”,推行党项传统发式,下令秃发,废除唐、宋的赐姓李、赵,改用党项姓“嵬名”,废宋平西王的封号,用本族俗称“吾祖”(兀卒,青天子)。西夏庶民穿绿色衣服,文武百官戴冠,绯(红色)衣,佩蹀躞(短刀),穿靴,秃发,耳重环。西夏和辽关系密切,经常遣使进马、驼等(《辽史•西夏记》)。
西夏信奉原始的巫教,厮是专职的巫,驱鬼治病。乐器有鼓、琵琶、箜篌。唐僖宗时,曾赐拓跋思恭鼓吹全部。夏的宫廷里有番汉乐人院的专门机构,西夏毅宗谅祚曾派使臣向北宋要伶官、工匠,并要求买化妆品和戏剧服装。黑水城曾发现戏剧底本《刘知远诸宫调》(金刻本),可见金诸宫调已传入西夏。西夏后来崇信佛教,河西走廊一带,为西夏所统治。榆林窟3窟西夏壁画中的乐舞图,所描绘的舞蹈场面较小,舞者和乐队三四人,好像在狭小的有栏杆的密室里舞蹈,两舞女上身半裸,斜披绸带,露一肩,下着长裙短裤,戴冠。颈、手臂有璎珞、臂钏、手镯等饰品。二人各持长长的飘带,赤足,左边舞者吸右腿,右边舞者吸左腿,相对而舞,姿态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而西夏的童子飞天(莫高窟97窟),舞者秃顶(西夏建立政权后下令秃发),梳一小辫,下着靴,由此可以想见西夏的儿童舞蹈。莫高窟61窟甬道有一西夏女子弹奏琵琶,姿态甚为娴雅。甘肃武威(凉州)现存有唯一的西夏碑刻,即《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首左右侧有两名舞伎,动作对称,体质丰腴,健美,上身裸,戴宝石冠,身向左、右倾,手拿绸带,赤足,舞姿豪放中又有妩媚,是研究西夏舞蹈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文殊山万佛洞的“西夏弥勒经变”局部舞蹈,是佛前的组舞,中间两舞伎着宽袖长裙,相对而舞,两边第三四人相向而舞,这是西夏宫廷舞的写照。
文殊山万佛洞的西夏双飞天,上身裸,飘带环绕,面部为长圆形,这是西夏人的形象。
出自甘肃昌马石窟下窖3窟的西夏持莲蕊飞天,舞伎戴花冠,手持莲蕊,飘带飞舞,满壁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