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限购限贷政策严格执行一到两年,相信资产负债表再好看的地产企业,也难以支撑到明年上半年,降价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但是过去十多年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会就此消失吗?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持续繁荣了12年,可谓完整意义上的大牛市。不少起步晚于1998年的牛市都早已经宣告终结。比如罗杰斯1999年开始鼓吹的商品18年长牛,美国2001年之后的信贷泡沫,以及中国A股的6124点大牛市。
不过,在大力度的“新国八条”,和地方限购政策大面积出台两个月之后,大牛市行情有接近尾声的迹象。不管怎么说,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牛市下半场阶段基本可以确定虽然短期内还看不到彻底步入漫漫熊途的征兆。
刚刚过去的一周(3月7日至3月13日),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中,楼市成交量下滑的城市超六成,12个城市跌幅在30%以上,4个城市成交量跌幅超过50%。这已经是该监测连续三周出现成交量急跌了。
无疑,由于中国楼市的伪市场化特征十分明显,行政手段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持续的货币紧缩,银行信贷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2月份新增贷款只有5356亿元,远低于预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仅为15.7%,较之前面两年的至少20%的增长,已经可以说是急速下跌。笔者接触的一些开发商对20%以上高息的地下钱庄已经趋之若鹜,可见他们的资金周转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如果目前的限购限贷政策真能严格执行一年到两年,相信资产负债表再好看的地产企业,也难以支撑到明年上半年,降价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但问题又来了。虽然行政手段短期内抑制了需求,但是过去十多年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消失了吗?如果没消失,这种短期政策,真的能够解决多数人的住房问题?
答案很简单。多年累积起来的货币泡沫依旧,并且仍然将维持16%以上的增长;土地财政一如既往,分税制看不到改革的迹象,高价地依然会不断出现;投资渠道依然狭窄,制造业生存环境并未好转,民间资金游离于房市仍是不错的选择。
真正能够解决居民住房需求的,肯定不能完全依赖短期的限购和限贷,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多数人的住房问题依赖保障房解决。
实际上,房地产牛市行情结束是好事情。因为这可以让全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一次审慎而严肃的价值体系重估,让投资者和地产商最终找到各自的利益平衡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要想真正走向健康,大多数民众都能安居乐业,就不得不经历那样残酷的现实。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房价越高,政府保障群众“住有所居”的责任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