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港人担忧
一位友人陆先生早前到深圳,在一家火锅连锁店用餐,点了麻辣汤底,当晚回港后肚泻接连数次,怀疑是火锅店在汤底加进过量食物添加剂令他中招,并将事件告知朋友,岂料一位朋友笑说:“你吃了肚泻,证明这店子已算是有良心了。”据说,一些内地火锅店极度无良,在汤底中加了过量添加剂后,为怕顾客吃后肚泻露出马脚,竟“未雨绸缪”在汤中加止泻药。店家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体贴顾客,因为止泻药会抽干大便,长期服会形成便秘,伤及直肠。
港人在内地食火锅肚泻,竟然“坏事变好事”,至少显示店家不会无良至加止泻药,那是不是还要多谢店家?陆先生的真人真事充满黑色幽默,也反映了内地黑心食品泛滥,港人在内地食肆进餐时既不放心又无可奈何。
化粪池“原料”制食油
事实上,港人从传媒上得知内地的黑心食品,可谓洋洋大观,近期就有硫磺生姜、染色紫菜、污水馒头、瘦肉精猪、化粪池“原料”制成的油等。最后一种也最骇人听闻,而且是破获于距香港不远的东莞市。事件中的无良作坊主从化粪池、下水道等地捞取“原料”榨油,调查人员竟发现当中包括女性用的卫生巾。这种通称“地沟油”的脏物再造油,多是食肆为节省成本,买入“奉客”。“地沟油”绝非偶尔出现,据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估计,内地每年食油消耗量2250万吨,其中“地沟油”就占300万吨。
一向被指报喜不报忧的内地官方传媒,5月9日竟罕有地自我爆料,指出内地每个成人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吃进90种食物添加剂!中国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占近九成,而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达2000多种,生产面包使用碘酸钾等面团改良剂;生产饼干加入膨松剂亚硫酸或焦亚硫酸钠;即食面中添加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食用油添加抗氧化剂等。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研究员张柬波解释说,食品添加剂本意是让食品更安全,因为适量使用可以改善质量,延长保存期,否则即食面保存不了两天就会变质,果冻也没法吃;但制造商为了延长保质期,过量使用添加剂,令食物虽可保存得更久,但却对健康有影响。
难制裁过量用添加剂
目前内地添加剂过量情况有多严重?一杯雪糕含有16种、一包即食面有14种、泡菜更加入含致癌物的着色剂,粥粉面饭菜肉鱼统统都过量。根据内地《食品安全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并没违法,只是禁止过量,但却没有界定过量的标准,故此即使生产商过量使用添加剂,亦难以制裁。
与内地往来频繁的香港,自不能置身事外。除了绝大多数港人免不了北上公干、探亲、旅游,须要光顾当地食肆,内地食品也是香港入口粮食的主要来源。纵使香港有制度监管进口粮食,但仍然有部份经水客携带入境。
据悉,部份被内地列为含过量添加剂的食物,包括果冻、饼干和零食等,一直以来都有水客带货来港,供给专卖水货食品的商店,由于属水货,没有经食物环境卫生署查验。有食环署官员私下透露,每日有这么多水客来往香港深圳带货,加上中港货车私运,虽有法例,亦难以堵截,港人惟有小心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