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中国模式就是把发达国家当作新型的殖民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很多中国的爱国主义愤青听了洋洋得意,这下子可报了仇了。俺们也当一回宗主国,让他们尝尝殖民地的味道。五四以来的文人歪曲历史煽动仇恨的宣传,至今流毒不浅。愤青们的黄粱美梦做得太长了一些,现实并不是梦中那么美好。
发达国家变成了殖民地倾销市场,新兴工业国却并没有成为宗主国。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国人民的收入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国内市场并没有同步发展,基础建设和科技水平也没有同步增长,倒是劣质商品充斥市场,质量水平全球下降。这是一个不需要科学技术,也不需要提高质量就可以赚大钱的时代。需要控制的是低人权优势而不是高科技优势。全球资本控制下的全球政治都在为维持低人权优势而工作。新兴工业国的人民还不如殖民地人民的收入水平,他们享受到的是更低的人权和更低的消费。他们也是殖民地人民,而且是低一两个档次的殖民地奴隶。
谁是剥削者?谁是宗主国呢?跨国资本。现在的资本家们并不反对共产党,现在共产党自己就是资本家。他们的口号是“全世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让一部分人享受富裕的生活”。这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的前提,是不公平条件下的全球自由贸易。它的基础,是工业国人民被剥夺的人权。它的后果,是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向不发达国家靠拢。它的手段,已经不是什么资本寻租,而是资本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政治,为低人权和不公平贸易服务。全球自由贸易已经被改造成为跨国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的工具,失去了二战后曾经发挥的促进全球经济的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变数就是所谓的中国模式。名义上的全球自由贸易,已经变质为全球不公平贸易。对发达国家来说,不公平体现在他们的竞争对手的低人权优势。专制的政治体制保障了他们可以不公平地压低劳动成本,加上市场准入的不公平措施,优质商品只能被劣质商品排挤出市场。对新兴国家来说,不公平体现在工薪阶层的收入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国内市场的不发达抑制了经济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助长了政治腐败。这种现象可以在几乎所有新兴工业国家看到。
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同时受损害的情况下。这种全球贸易的经济模式可以长期持续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球实际消费增长的规模小于生产增长的规模,生产就难以维持。金融过剩导致的衰退,只是一个开始,一个警告。如果仅仅是金融过剩,那么通货膨胀会自动平衡它。但是金融过剩的原因,是因为全球贸易体制造成的超额利润带来的,市场就不可能自动平衡它。自动平衡的结果成为起点,下一轮的平衡继续向下发展,也就是说会继续衰退。
换一个说法就是。GDP的增长没有带来全球市场的同步增长。超额的利润仍然会带来金融市场的超额增长。通货膨胀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永远落在金融增长的速度之后。一方面是过剩的商品,另一方面是过剩的货币。二者不能够自由的流通;而被高利润的市场规则和过分不平均的收入差距所阻碍。这就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导致经济危机和对外扩张的原因。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实际状况比发达国家还要糟糕。中国的半封闭的市场阻止了市场的自动调节。给超额利润制造了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抑制了市场发展。衰退的程度远大于发达国家。
在现有的全球贸易体制不能够自动调节,无法自动达到平衡的情况下。各国不得不自行采取措施恢复各国自身市场的平衡。首先是殖民地国家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来抵制整体性的倾销。如果像十九世纪的中国那样,挡不住廉价倾销的话,其结果就是本国经济萧条;工业萎缩;失业增长;政治因为经济的原因被外来势力所控制。这在美国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了。所以西方国家为了自救,必须采取保护性措施来扭转这个趋势。西方的民主正在和资本较量,迫使人民币升值只是自救的开始,而不是全部措施。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出口打击。所谓外向型经济模式必然无法维持。两个可能的选择:或者是未雨绸缪,立即着手扩大国内市场,同时改革不开放的货币和商品市场。利用国际市场快速的平衡国内市场和发达国家合作渡过经济衰退的难关。代价是国际和国内资本失去
了超额的利润,降低对专制政治的支持度。困难是中国现有的一党专政在大资本的支持下很难让步,不像西方国家处在资本和国家利益的较量中,中国的国家利益早已经服从于资本的利益,也没有民主程序可以矫正它。
所以只能是第二种选择,坚持半封闭的市场和不开放的金融政策,步步为营。不得已时做一些微小的妥协,最终保持超额利润的中国模式。以此获得全球资本的继续支持。困难的是,这会迫使西方加快保护市场的进程,同时加快国内社会矛盾的爆发,加快政权的崩溃。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正是这样促成的。更困难的是大资本控制的共产党,不可能放弃超额的利润;不可能真正启动改革的进程,就只能带着这个国家走向深渊,并造成新一轮的全球经济混乱。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