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即将交出的骄人中期业绩,似乎已经不足以振奋人心。28日部分银行股再创年内新低,悲观情绪挥之不去。
买入,还是卖出,这是个问题。
七月以来,对于银行股的“跌跌不休”,一些银行的高管已然处变不惊。在他们看来,在A股市场,银行股的跌幅低于整个大盘的跌幅,虽然银行股的持续走低,也使得大盘上涨乏力。就H股而言,银行股走势仍相对平稳,反映出海内外投资者判断的惯有分歧,也与A股缺乏长线资金有关。
事实上,一些长期投资者和机构投资人的相继离场,汇金近期也难以施以援手,令银行股更少了一点稳定军心的力量。
七月中旬淡马锡出其不意地减持了中行、建行。尽管几方当事人都公开表示,其行动不涉及对中国银行业前景的判断,但接近淡马锡的知情人士透露,他们选择率先撤退,也不无及时抽身,锁定收益的考虑。因为当时农行的不少股份解禁在即,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行股份也将于8月底“获释”。届时各方若纷纷获利了结,很可能会拖累银行股的走势,收益恐大打折扣。
一面是增幅30%左右的喜人业绩,一面是莫衷一是的潜在风险,中国银行业能否在内忧外患之下,继续笑傲群雄,是个问题。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持有或者买入银行股,不少人都有此疑问。
事实上,令市场和投资者纠结的无外乎几点: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扑朔迷离,银行业的前景难测。银行股似乎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而肩负着落实宏观调控使命的国有银行,其角色就更加复杂。今年6月,一些银行就曾遭到窗口指导,要求推迟放贷,以免对居高不下的CPI火上浇油。而体内资金循环受阻,又滋生了体外资金的种种乱象。短期内调控形势依然严峻,各种政策叠加之下,银行业如何应对,这也不是不少银行家和风险官们的的首要关切。
二是高增长的神话还能持续多久。作为意味深长的“汇报演出”,中国银行业中报业绩不俗已是尽人皆知。但市场更为关注的恐怕还是其能否经受得住经济周期波动的考验,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
有银行家坦言,在经济不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大举推进之前,基本的增长依然是有保障的。从全年来看,银行业的整体增速将趋缓,但年内仍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上市不久的农行,甚至还可以在未来一两年里保持领先势头。
虽然有利差的保驾护航,但亦有银行高管直言,在宏观调控,信贷紧缩形势下,银行的盈利空间已经受到了较大的挤压,短期压力不小。
由于信贷规模增长受控,生息资产的增长相对有限;而多种收费项目被叫停,也使手续费收入大幅缩水。银行只有靠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寻求增长的空间。但由于表外理财乱象频出,监管也在不断加以规范,双方的博弈会如何演变,还是个未知数。而表外理财的规模将直接决定着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多少。有财务条线的银行高管更是直言,中间业务增长快的银行多半都是表外理财做得猛的银行。
三是风险是否依然可控。融资平台、房地产、“铁公基”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多方均各执一词,但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来统一思想。
“市场最担心的不是坏消息,而是不知道还有多少坏消息,也不知道这些坏消息会如何化解”。
尽管多数银行都宣称自身的平台贷款风险不大,不良率很低,余额有限;多部委也各自公布了各自的统计口径。但无论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都不足以令市场形成共识。各界原本热望一向敢于仗义执言的审计署可以给出一个令多数人信服的说法,但结果市场发现落地的不是长筒靴,而是高跟鞋。于是人们不禁在想,是否还有一只靴子深藏未露。
特别是在个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出现违约迹象的情况下,太过乐观的结论令提心吊胆的投资者们将信将疑。
各主要银行的平台贷款的分类、拨备和风险权重会在近期趋于明朗,并在中报发布时接受投资者的检阅。 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潜在风险到底有多大,如何解决,银行承担多少,中央会不会出面,地方有没有担当,依然缺乏共识。
“融资平台的风险,主要不在银行,而在财政,现在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这种看法具有相当普遍性。“要相信政府”“以时间换空间”,仍是不少银行的基本风险判断。“不知道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