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懂天文与数学,一生写下不少科学技术的著作。然而他一直不曾间断的研究却是农业,生平最伟大的著作,是囊括所有农业知识的《农政全书》,为亚洲农业打下坚实基础。
Getty Images
最近时常出现农民为权益抗争的新闻,例如台湾苗栗的大埔事件,以及层出不穷的中国农民维权运动。政府的政策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总是有一段落差,农民始终处于弱势。政商一向把焦点放在科技与工业上,以为财富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然而,“农为国本,食为民天”,如果没有农业,即失去生吁的能量,其他一切将毫无意义。
著名的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位居高官,又懂得天文与数学,是一位才华洋溢的菁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是站在时代尖端的科技人才。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他生平最伟大的原创著作,却是囊括所有农业知识的《农政全书》,为亚洲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于农村
徐光启的先祖皆以务农为业,虽然祖父曾经商致富,但是到父亲这一辈因家道中落又转回务农。因此,徐光启的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
成长后的徐光启,历经各种官职,官位最高曾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同时还是上海地区第一位受洗的基督徒。他参与过战争,是一名军事家;与外国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数学典籍《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引进外国的天文观测仪,修正历法,并著作《简平仪说》、《平浑图说》、《日晷图说》、《夜晷图说》等观测解说书;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撰写过农业相关书籍,如《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代园种竹图说》、《宜垦令》、《农书草稿》等等。这些书成为日后编撰《农政全书》的基础。
著书立说 为农业尽心力
徐光启一生写下不少科学技术的著作,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但是他一直不曾间断的研究却是农业。徐光启曾说农业是“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或许是因为在农村长大,让他了解农民辛苦工作却不得要领的窘境,因此不管他的官位多高,或是调职何处,都会针对当地的农业问题做出解决方案。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一生对农业研究的总和,整部书包含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器四卷、树艺六卷、蚕桑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共十二部六十卷,总计约五十万字。从书目便可看出其范围之广泛,其中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说明了徐光启的治国概念──农业与政治并重的“农政思想”。他认为,农业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没有粮食,军队就无法驻扎阵地;没有畜牧,就没有良马和肉食;没有棉花,纺织业将大受影响……农业牵涉着国家发展的一切。
徐光启不只是著书立说,也是一位行动家。他分析自春秋到元朝所记载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灾,得到“最盛于夏秋之间”、“涸泽者蝗之原本也”的结论,同时研究蝗虫的生活史,并进行细致的观察,提出防治办法。
实事求是的实验精神
古代农民若是耕种无果,常会以“风土不服”为理由,但是徐光启以实验和改良推翻了“唯风土论”的说法。他会在当地开设实验农场,引进外地作物,经过土质改良和堆肥的使用,种植出原本无法生长的高产值作物,提高当地农耕经济。每当成功实验出一项农耕技术时,他就会将经验编写成书,藉以推广。这些农法至今依然受用,甚至很类似现代“有机农业”的概念,相当科学。
农业的相关知识林林总总,并不只有种植作物本身,农业灾害、水利灌溉都是很根本的问题。而徐光启在这些领域也下了不少功夫。《农政全书》中卷数最多的就是“荒政”,即农业灾害的应对法,是古代农书中记载最详细的备荒知识。他为了让没有水田的地方能够种植水稻,做了许多水利方面的研究,甚至引进外国的技术,目的就是要让全中国的作物种类达到平衡,让粮食与经济充足,免去来往运输之劳。
徐光启对于科学研究有着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察地理,辨物宜,考之载记,访之士人。”花费三年的时间编辑《农政全书》。在他离世之后,由文人陈子龙整理后代为发行。陈子龙在书中序言写到:“总括农家诸书,理为一集,其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至于农业,尤所用心,盖以为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故尝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随时采集,兼之访问,缀而成书。”
以上序文清楚描述徐光启实事求是的实验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反观今日,农政官员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往往是因为官员不了解农民真正的需求,只在预算等表面问题上打转所致。唯有像徐光启一样,认真研究适合当今环境的农法,正视“农政”之重要,为农民打造良好的农耕环境,才是解决根本问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