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古生物学家发现一个巨大的安氏原角龙巢穴,内有15个幼仔化石。这个巢穴宽2.3英尺(约合0.7米),年代可追溯到近7500万年前。这一惊人发现促使古生物学家重新思索古代爬行动物如何照料它们的幼仔。
1 惊人巢穴
惊人巢穴
巨大安氏原角龙巢穴,被古代沙丘沉积物覆盖。这个巢穴距今近7500万年,内有15个幼仔。这个恐龙巢穴是蒙古古生物学家帕格米恩-纳曼达克赫(Pagmin Narmandakh)在德加多克赫塔地层(Djadokhta)发现的。此次考古发现刊登在11月出版的《古生物学杂志》上。论文合著者大卫-法斯特维斯基表示,这个令人吃惊的恐龙巢穴宽2.3英尺(约合0.7米)。安氏原角龙是三角恐龙的近亲。
其他恐龙巢穴往往只发现已变成化石的恐龙蛋,而没有发现幼仔化石。安氏原角龙巢穴内的幼仔死亡时年龄在1岁左右。法斯特维斯基是美国罗得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他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恐龙采用这种方式照料幼仔。它们的幼仔在巢穴内一同发育成长。此次发现的恐龙幼仔并非刚刚从蛋中孵化后不久便走向死亡。”
2 安氏原角龙骨架
安氏原角龙骨架
复原后的安氏原角龙骨架。这种食草动物的头部结构与其他恐龙截然不同,嘴巴与鸟嘴类似。安氏原角龙是角龙类家族的一个原始成员,这个家族还包括三角恐龙。成年安氏原角龙的身长可达到6英尺(约合2米)左右。安氏原角龙曾生活在亚洲中部的一片沙海(现在的戈壁沙漠),距今大约7500万年。法斯特维斯基说:“想想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这种恐龙当时就生活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下。”当地地形崎岖不平,一度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安氏原角龙生存的年代,这里显然存在足够的植物,能够满足这些恐龙的需要。
3 拥挤的巢穴
拥挤的巢穴
蒙古发现的古代恐龙巢穴,小恐龙拥挤在一起。科学家一度认为恐龙抚养后代的方式往往与鳄鱼类似,即在巢穴产卵后让它们自生自灭。但这一新发现说明恐龙会照顾幼仔一段时间,这一点与很多鸟类相同。法斯特维斯基表示,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古代爬行动物抚养后代的方式与现在的任何动物不同。
此次发现的巢穴内共有15个幼仔,一次养育这么多孩子对任何动物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事情。现代动物往往只繁育数量不多的后代,精心抚养,比如人类,又或者繁育数量庞大的后代,但不会给予它们任何关爱,例如蚊子。法斯特维斯基说:“这些恐龙显然与其他动物不同。”
4 面朝同一方向
面朝同一方向
正如图片所呈现的那样,所有幼仔都面朝同一个方向,有助于科学家揭开它们的死亡之谜。法斯特维斯基说:“我们认为当时出现一场沙暴,它们的巢穴最后被逐步逼近的沙丘吞噬。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例子。从这些化石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些小生灵在生命最后时刻遭遇的恐怖经历。”
5 幼仔特写
幼仔特写
安氏原角龙幼仔头部化石特写,微小的喙形嘴清晰可见。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其他化石显示,一只成年安氏原角龙和一只迅猛龙也命丧同样的“死亡陷阱”。法斯特维斯基说:“这是两个令人吃惊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大约7500万年前的恐龙行为。迅猛龙可能捕食安氏原角龙幼仔。沙漠地区环境恶劣,可能导致恐龙拥有较高的死亡率。”
6 混乱的骨骼化石
混乱的骨骼化石
恐龙巢穴侧景,展现了混杂的幼仔骨骼化石。法斯特维斯基表示:“这个新发现的巢穴是一个令人吃惊和美丽耀眼的化石。我认为世界上其他地区一定也存在类似这样的惊人化石等待我们去发现。它们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动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