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家 刘振祥:「阿嬷看得到哦,阿孙拿椅子来给你垫脚,憨孙咧阿嬷老了危险咧,阿嬷不会啦,就像我小时候妳抱我看戏一样。现在换我来把你抱紧不用怕.......... 」这位摄影者可能是没有相关的第三者,但他把这种祖孙情捕捉得非常准确,左边是妈妈抱着小孩的背影形成对比。显然他也感同身受,的确很多祖父母宠孙子爱孙子,在她们小时候恨不得把天上的月摘下来给孙儿,垫高高扶着孙子看戏,现在孙儿长大了,回报祖父母。
(看中国配图/儿童福利联盟)
人人皆有父母,这是自古以来众人皆知的事实。子女由父母抚育教养而成人,因而对父母须有适当态度,此态度即是孝顺。世界各大文化传统,包含宗教在内,无不教人孝顺,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
以儒家来说,《论语.阳货》有一段讨论,是宰我向孔子请教有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问题。当时仍有“守丧三年”的伦理规范,宰我认为三年太长,应该缩短为一年。孔子则将此一伦理规范推源于人对父母有深刻的心理情感。但是这种心理情感是否普遍存在于子女心中呢?孔子于是再溯源于人类普遍的生理需求。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一个小孩生下来,到了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然后逐渐长大成人。由此可知,儒家谈孝顺是基于经验而非出于教条。
我们今天谈孝顺,往往只注意“伦理规范”而忽略了“心理情感”,更忘记了“生理需求”的阶段。为什么很多人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子女以后,才会体认“养儿方知父母恩”?因为养育子女的经验使他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承受了父母有如天地一般的恩情。
一位老师问我:如何教学生们孝顺父母?我说:最好的办法是藉由各种机会“唤醒”学生的记忆,让他们想起自己在幼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教育固然有向外学习的部分,但是有些根本的道理却是靠回忆或恢复本来面目才可奏效的。老师所举的孝顺故事,最好取材于现今的生活世界,让学生见贤思齐。至于如何才算做到孝顺的要求,则仍须依据儒家的说法。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子女的孝应该包括几项因素:一,尊敬;二,关爱;三,回应父母的期许;四,父母若犯错,要委婉劝阻。
孔子的学生已经成年,他们与父母相处,首先要有尊敬的心,由此表现晨昏定省,应对进退都要合乎规矩。其次要有关爱的情,在任何情况都和颜悦色,不让父母受一点委屈。然后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守法而重礼,结交益友而认真负责工作,不让父母操心。如果父母可能犯错,子女就须委婉相劝,但不可伤了感情。真正劝不了,就自己行善为父母补过吧。儒家所谓的好的子女,一定是以德行来光宗耀祖,而不是着眼于世间的荣华富贵。
亲子关系是天生的缘分,必须接受与珍惜。因此,孟子才会说:“父子不相责善。”意即: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宜以善来互相要求,因为善是一辈子的功课,无法一劳永逸地实现。但是,善又是人生主要的目标,在行善的路上,父母与子女相互扶持,同时我们也需要良师益友的协助,彼此敦促勉励,使生命得到更多支持的力量。以孝顺为核心,生命的圆向外扩充,如此才不会迷失于纷乱的世间。
今日谈孝顺,固然有许多子女该学的部分,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期许是否合宜,也常常成为问题的焦点。譬如,父母是否只重视子女的念书成绩与升学表现?是否只要求他们出名得利而不在乎其手段如何?这一类急功近利或屈从于世俗价值的期许,对子女而言将造成莫大的压力与无法化解的遗憾。因此,孝顺不是子女单方面的事,父母也有共同参与的责任。
我们与子女一起成长,也与父母一起成熟。子女的成长,提醒我们自己过去是如何从小长大,受到父母的呵护照顾。我们由此对父母心怀感恩。父母年纪老迈时,我们觉悟自己将来会像他们一样,走向成熟的阶段。我们由此对子女更加珍爱。生命有如一条长河,我们都承接了祖先的传统,又开启了子孙的新页。孝顺的实践,维系了长河历久弥新的力量,使我们体验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