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为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蒋中正
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界为配合军事斗争,为教育适应抗战之需与夺取抗战胜利献计献策,形成了强劲的战时教育思潮。他们适时地提出了颇有历史意义的教育应当深刻反省,“战时需作平时看”,“平时需作战时看”和不宜以大学生作兵员等极富建设性的建议,保证了抗战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因为抗战而全面停辍,从而为抗战建国储备和培育了有生力量。
战时国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经费仅次于军费,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8年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中小学教育也全部免费,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后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方面来看,按照1937年8月27日制颁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仍应“战时要当平时看”,“务力持镇静,以就地维持课务为原则”。并“尽可能范围内,设法扩充容量,收容战区学生”。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随着战区日益扩大,沿江沿海各省区教育比较发达者,均遭日军蹂躏,小学校多在敌人到达之前数小时,教员携其教具避难偏僻乡村。
学前教育遵循着抗日战争时期学前教育方针:“幼稚教育,应使保育与教导并重,增进幼儿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发育,并培养其人生基本的良好习惯。施教对象应推广及于贫苦儿童。”以后,教育部奉行“战时须作平时看”原则,于1939年12月24日公布了我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法规——《幼稚园规程》;1943年教育部对“规程”予以修正,经呈奉行政院令,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并于同年12月20日以教育部令公布施行。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产生大量难民。而难民中有很多孤苦无着的儿童。为解决难童的收容、教养问题,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和保育院应运而生。1938年3月10日,国共两党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武汉发起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推选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邓颖超等为常务理事,在全国各省市、香港和南洋群岛设分会20多个;在各战区设立儿童保育院53所,总共收容难童3万多名。
来源:爱历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