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的证交所走得并不顺利。跟踪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的上证综合指数同比下跌17%,深圳证交所跌了28%;2010年晚期针对小型、成长阶段企业推出的中国创业板(Chinext),其基准指数则较去年1月底下跌了35%。
对这两家证交所来说,好消息是一些公司仍然抢着要上市。
周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完整公布了已申请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企业名单。名单显示,500多家公司正排队等待在国内证交所进行IPO。名单的公布,似乎是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为提高市场透明度而采取的措施。
为什么有这么多?
在发达国家,公司只要满足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就可以自主选择IPO时间。中国不一样。在这里,公司只有在获得证监会放行之后才能上市。于是证监会为管理市场情绪,放出来的新股有时候如滔滔江水,有时候如涓涓细流。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初,在市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而受重挫之际,证监会甚至连续九个月事实上禁止进行新IPO,以防从流通股中吸走资金。
这让很多公司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它们需要融资,但在提出IPO申请之后,还要再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在实际上被允许发行股票,有时候这中间要隔好几年。证监会说,名单上500多家公司里面,50家处于“初审中”状态。这是上市之前的最后屏障之一。证监会没有透露这个数字比平时多还是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名单包括了八家区域性银行。2007年批准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上市之后,中国政府再没有批准小银行进行IPO。但在2009年为了援助中国的经济刺激行动而加大放贷之后,中国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一直渴望获得资本。
证监会名单上共有14家银行。这些银行还没有被允许上市,而是被银监会(它也拥有银行可否上市的决定权)拦住了去路。银监会曾要求银行先提高业绩,然后才会批准银行向公众售股。
现在,一些银行似乎已经抵达最后几道屏障之一。但如果中国投资者不对股市显示出一定的热情,这些银行可能就得再等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