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月22日在安卡拉出席中国-土耳其经贸合作论坛(路透社)
【看中国记者金晓刚综合报道】23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结束了对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的访问返回北京。对于这次习近平的“外交之旅”始终备受各界关注。外媒引援分析人士认为,这位中国未来的领导人在这次外交之旅显出比较人性的一面,但他未来会采取什么方式领导中国还不足以使外界判断。
法广中文网23日报导称,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这位中国未来一号人物,虽然在这次外交之旅显出比较人性的一面,但并不足以使外界判断他未来会采取什么方式领导中国,一些美国学者甚至认为,习近平访美突显了美中的根本差异。
法新社23日亦报道称,习近平的海外访问获得好评,但并未透露多少新东西——他展现了亲民的一面,但是没有透露什么政治方面的内容。
《外交学者》报导《习近平的过去经历有多大意义》一文中指出,人们津津乐道习近平当年在乡下养过7年猪,认为这会使他成为能体察民间疾苦的领导人。可是这样的经历在中国领导人当中并非独一无二,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新加坡大学政治学教授郑永年则认为,从个人层面看,习近平的旅行是成功的。习看起来很主动,他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私生活以及对电影的爱好等等。郑永年表示,习近平在美国做得恰如其分,他一方面为中国的立场辩护,同时又显得诚实,比如在人权问题上,他说中国可以做得更好。习近平目前在中国的民意很看好。不过,这位学者警告说,胡锦涛和温家宝当初上台时,民意也不错。
不过,一些美国智库学者认为,“习近平突显美中的根本差异,未来中美关系仍是困难重重。” 根据中央社报道,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在太平洋会议发表文章指出,习近平要求副总统拜登,“双方都不应给对方制造麻烦,避免超越彼此的底线。”
美国前国家安全会议亚洲事务主任车维德(Victor Cha)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撰文认为,“习近平访美没有带回任何重要协议,显示未来美中关系仍然困难重重,无论在经济、国防安全、全球事务与社会议题,美国对中国都感到不满。”
中国民主运动领袖之一王丹在《习近平出访的得与失》一文中表示,习近平这次表现出了与胡锦涛不同的形象,他愿意表达个人看法,据说还向美国副总统拜登详细了解美国的制度设计,在人权问题上表现得也比较灵活。到了爱尔兰,还下场亮了一脚足球功夫,这使得习近平就个人形象而言,算是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好感;至于失的部份,习近平在出访的过程显得很谨慎,实际上有损他出访的意义。“这次习近平访美,尽管想方设法贴近美国民众,但是对两类人却避而远之,一是媒体,一是华人。对媒体和华人避而远之,显然是他的谨慎之处,避免言多必失的情况发生,但是这也暴露出:第一,他对自己还是缺乏自信;第二,他对中国事务还没有完全掌握发言权。之前有传言,说习近平和李克强已经提前接班,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开始做自己的决策,从他这次出访的表现看,应当不是实情,否则他就不会这么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