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2日新西兰北岛小镇的一个偏远地区出现的一组直径大约18米怪异图案并伴有诡异的外星文字
1974年11月16日,美国康奈尔大学设在波多黎各火山口上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在庆祝地球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镜盘换面典礼上,以波长12.6cm的调频电波,向银河系内M13(武仙座球状星团)发送了人类专给外星人的第一封“电报”。
该“电报”用图形描述了构成地球生命的五大基本元素、介绍了数字1-10,地球人DNA的结构、糖和DNA的基础核甙以及所有生物体遗传信息载体的分子式、地球人的形象、高度、地球上人口总数、太阳系九大行星概貌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等信息。
“电报”采用了便于理解的“图像语言”。它用1679个二进制信息数码来组成,并反复连续播发3分钟左右。外星文明收到这一“电报”后,只要依照顺序从右到左、从上到下,把这1679个二进制信号排成73列23行,并用白色方块替代信号“0”,用黑色方块替代信号“1”,即可获得这一电信号的图像语言,进而了解其含义。
2001年8月19日,“电报”发出27年后,在英国盖普舍尔郡勒鲍顿天文台附近的一处麦田里出现了两组图案,一组是近似地球人的人像,另一组居然是1974年从波多黎各向宇宙发出“函电”的“回电”。一些研究人员经过破译认为,这是外星文明生物在向我们传达他们的信息,其中包括我们向M13发送信息的所有对应信息。
英国的一位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却发现麦田圈的图象与人类发送的图象共有9处不同,回电将代表太阳系的恒星和行星体都改为了圆形(人类向太空发射的图案是方形)。当时人类发送太空的这个图形在后来出版的书中,均是左右颠倒的反像(印刷造成),如有人根据书上的图象去仿造这个麦田圈,正常情况也应该或者只能按书的图象去造,很难想象有谁可以反过来造出这样的复杂图像来,如是那样的话,他首先就会怀疑图象的真假;而且,书中的图在印刷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把表示化学元素“硅“的二进制排列印错了,然而,麦田圈却把这个错误给更正过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1974年发送的表示人类接受和发送无线信号的象“太阳灶“的图象被改变了,而改变过来的图形结构却正是科学家们认为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此类的装备和原理将微弱信号不断转换能量增强,提高发射功率,但人类的科技水准目前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这是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生命向人类传递的一个信号。
保加利亚科学院空间研究所副主任拉彻扎尔·菲利普维(Lachezar Filipov)证实,他们正在开展这一研究。该所的科学家通过分析2008年一年世界各地出现的150个麦田怪圈,认为这些都是外星人所为,部分麦田圈已回答了他们朝外太空向外星人提出的30个问题。
专家研究还发现,一些麦田圈的出现往往具一定的警示作用,譬如1995年非洲及中国山东发生虫灾前曾有过蚂蚁形状的麦田圈出现。而1999年的一个麦田圈图案,与2003年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非典(sars)冠状病毒竟是一样的。
麦田怪圈现象的首次报道可追溯到1647年的英格兰,距今350多年。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的汉普郡和威斯特一带多次发现怪圈,且大多是在麦田,此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远东、欧洲德国、荷兰、比利时、波兰、意大利、丹麦、瑞典、挪威、南美洲、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出现250个麦田怪圈,图案也各有不同。麦田圈在科学界又被称为“迪安圈”。这个名字的由来,主要因为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首先研究麦田圈的人是迪加多和安德鲁斯(Colin Andrews)。
麦田圈一般在每年的4-8月份出现在麦田等农作物的种植地里且大多夜晚瞬间出现在地球磁场的能量带。由起初的一个圈,慢慢进化成两个或三个相似的圆,不像早期人类发现的只有简单的圆圈组合,而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多样性组合。如:多种几何形状、对称和非对称形、旋涡倒形、圆锥状、方格阵列等形状。1994年后还出现了蝎子、蜻蜓、蜜蜂、花等动植物图案,被“雕塑”出来的图形越来越复杂,甚至呈现出3D效果。
2009年4月29日麦田圈竟出现在英国威尔特郡拉德维的一片油菜田里,相对于大麦田或玉米田,油菜田更加脆弱,因此很难想象这类复杂的图案是如何形成的。自1970年以来,在世界各个国家已被发现的“麦田圈”图形已达2000多幅。
1997年初夏,美国俄勒冈州还出现了一个更为神秘的麦田怪圈,很多麦秆上出现了小洞,科学家发现,麦田圈和周围的土地上有一些人眼无法看到的磁性小颗粒,分布非常均匀,离怪圈越远颗粒越少。
研究发现,“麦田圈”具有许多奇异的特性。倒伏的麦子不折断,可以继续生长,秋收后,倒伏的麦子比正常生长的麦子增产40%左右。圈内可使动物尸体不腐烂,不招蚊虫苍蝇等。 运作正常的照相机、摄像机会不能使用或视像模糊、手机、收音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在进了圆圈后就突然失灵,电池会没电,麦田圈的能量场甚至还能影响在其附近的汽车和电站。圆圈里能录到一种奇特的嗡嗡声,科学家称之为“电子麻雀声”。有的鸟将鸟巢筑在“麦田圈”中,巢中的卵很快会孵化。
1999年9月,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爱明顿区的田地上出现了一个有7个圆环的神秘图案。研究者们从这个神秘图案中间和附近收集了将近90份土壤样本,并将它们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著名矿物学家桑帕瑟·伊加处。桑帕瑟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土壤样本进行了分析,他惊奇地发现,土壤中硝酸盐的含量减少四成,磷酸盐和硫酸盐各减少三成,钴、碳、钼、钛、钸、锌的含量明显增加,那些神秘图案中的土壤矿物质原子是极有规则地排列着,其晶体结构和矿物组成发生了变化。瞬间高热破坏了土壤的自然组成,造成土壤变质,而这样的原子特征在实验室里只是在600~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产生。
美国密歇根州生物物理学家 W·C·莱文顾德发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生长于神秘图案中的植物在茎的每个节点上会有针头大小的孔,表明植物在受热后,茎里的水分马上转化成蒸汽。麦杆的分子水晶结构受弯曲位置的碳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异常,他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是由一种强大的微波力导致的,它将热量从植物内部释放到植物外部。微波力将高温转化到植物的外部,这正好说明了植物未受损伤还能继续正常生长的原因,这绝非人类科技可及。
他们还在麦田圈中发现4种极为少见的放射性同位素钒、铕、碲、镱,它们都不是地球的天然元素。麦田圈中的阿尔法射线强度从低于平均值27%分布到高出198%,期间出现大幅落差。
莱文顾德还仔细观察了在神秘几何图案内植物种子萌芽发展的过程,他发现这些种子萌芽生长的速度比一般的种子要快5倍。莱文顾德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土壤中的矿物质原子是一种类似于“生长激素”之类的元素。
很久以来,尤其是人类拥有核武器之后,外星人一直在我们的周围,密切观察着我们。当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严重爆炸和1989年9月16日该机组再次泄露核辐射时;当2010年4月14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一座火山开始猛烈喷发时,浓烟弥漫中显现出外星人UFO的身影,他们尽量不让人们察觉。他们对人类或无恶意,但我们目前的发展水平不足以与他们建立直接的联系。
麦田圈则是来自外空智慧生命与地球人类进行沟通的渠道之一,在世纪之交,他们要与地球人类进行沟通联系,通过多种方式,让地球人类认识到外星的文明。
英国的麦田圈表明,玛雅人长历法(Long Count Calendar)中的2012预言似乎不仅人类关心,外星人也对2012年即将发生的事情提出了他们的"预测",还在地球上留下讯息。
2008年7月15日,在英国威尔特郡埃夫伯里庄园(Avebury Manor, Wiltshire )突然出现了一个绘有太阳系九大行星轨道的大型"麦田圈"。经过分析,这个麦田圈显示的太阳系图案恰好是2012年12月21日当天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图。这个麦田圈的出现,专家普遍认为与玛雅预言有关,可能暗示着什么事情。
隔了一个星期,也就是在2008年7月23日,这个麦田圈的太阳系轨道图突然在一夜之间被修改了,旁边又多了一个新的大彗星麦田圈图案。
被修改的太阳系图中,九大行星的相对位置不变,太阳的体积则大幅膨胀了好几倍,以致于最接近太阳的两颗行星--水星和金星被太阳给吞噬了,地球则紧挨着太阳转。
旁边新增的麦田圈显示太阳系外有一个体积为地球1/3的巨大彗星正在接近中,被专家解读为巨大彗星Nibiru即将进入地球附近的月亮轨道,并将撞击月球。
2009年6月25日出现在英国(Martinsell Hill,Wiltshire)麦田圈
这个麦田圈预示的是相当可怕的宇宙灾祸,太阳膨胀到金星轨道,地球表面的人和其他生物当然难以在高温下幸存。而巨大彗星的撞击,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地球会发生极移(poleshift),极移发生后,地球南北两极的原有位置会改变,印度将会是新的南极,巴西则是新的北极,原来的北方将变成西方,原来的西方将变成南方。由于彗星的接近,太平洋会大幅度涨潮,美国、英国和西欧东部海岸城市将受大规模洪水侵袭。中国在气候上将会有更短的夏天和更长、更冷的冬天。麦田圈似乎在向人类预示着某种灾难的降临。一个美洲印第安人的预言里面曾提到在更新日来临前,世界会变成红色。
2012年12月21日后,地球将完全进入银河系光子带(Golden Nebula),人类开始与本次文明毫无关系的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一天(冬至)太阳将与银河系的黄道和赤道所形成的交叉点完全重合。此时的太阳恰好落在银河系的缝隙中,或者说银河系“座落”在地球上,如同为地球开启了一扇“天门”。这个终结点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毁灭,而是在暗示一种关于全人类在精神和意识方面的觉醒和转变,人类将超越时间和金钱,超越目前已知的技术。地球上最败坏最变异的物质和所有无知和疯狂,傲慢和愚蠢及不可救药的恶人都将被“净化”(Earth Purification),本性与良知回归的能够被救赎的善良之人才被保留进入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