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的消息引发热议。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称,中等收入群体是成熟社会的中坚力量,现在却陷入了群体性焦虑。易敏利称,高昂的生活成本扼杀了城市工薪阶层的财富积累能力,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
说起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即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那里也远不是中产们的天堂。就以美国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的生产力水平上升了60%,但中产阶级的收入并没有多大提高。奥巴马总统也一直将延长“中产阶级减税计划,扶持中产阶级”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
但美国的中产阶级,即使生活不易,却不会产生群体性焦虑。发达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美国中产们的后顾之忧。美国的绝大部分公司都提供医疗保险,就连几个人的小公司、店铺,一旦入职,医疗、牙科、眼科、人寿险等保险一应俱全。感冒发烧、10几块钱搞定;至于孩子读书,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读名校当然价格昂贵,但可以通过完善的助学金制度、勤工俭学等多种途径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
反观国内的中等收入群体,为何会陷入群体性焦虑呢?北京上班族小姚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央视名嘴崔永元月入一万不够花……这些新闻,相对于还在底层挣扎的农民工们,看似有点“哭穷”、“矫情”,但是问问身边的中产,这种焦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心声?
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涨的物价,高企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像抽水机一样吸干了城市中中等收入群体的口袋,扼杀了他们积累财富的能力,并最终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
其实,生活成本的增加还只是表面,关键是许多人在诸多压力下心理出现了问题,从而感到了焦虑。现实语境下,贫富分化严重、某些人依靠“拼爹”上位、短期内积聚财富;与此同时,许多年轻人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看不到上升空间,看不到希望,焦虑自然如影相随。退一步讲,城市中的中产群体都如此焦虑,那些身处底层的农民工、缺乏技能的工人,普通的引车卖浆者能不焦虑吗?
诚如崔永元坦言,自己觉得“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在1986年,“那时候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80块钱”,但却感觉总是花不完。那时候,看感冒不会动辄几十块钱,上学没有择校费,最关键的是,社会环境相对公平,底层子女的上升通道通畅,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在读书求知的学子,小手工业者们获得的机会多、赋税轻,只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很快就可以积累财富……总之,整个社会给人的感觉是充满希望的。
众所周知,“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社会是最稳定的社会结构,而中间阶层也应该是最富有活力与消费能力的,当他们陷入某种群体性焦虑时,这个橄榄的成色也必将大打折扣。
让中间阶层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坚,首先需要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学免费、看病免费,住房价格低廉,人们何至于焦虑?其次,需要大力推行“结构性减税”,着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最后,还要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大环境,让年轻人能够看到社会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希望。这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却不能忽略。诚如奥修所说,“对明天的希望会驱走所有的悲伤。”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和讯财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