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受到出口过多的责备已经成了惯例。中国的出口贸易额远远超过进口贸易额,而且经常差额很大。这种长期的贸易顺差激怒了许多国家。本周,奥巴马总统签署了一个议案,恢复了总统征收关税的权力,也就是若认为有些国家对出口商品进行补贴或者对美国市场进行倾销(比如中国、越南),总统有权对这些国家征收关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都迅速通过了该项议案。一沾重挫中国出口,美国吹毛求疵的立法机构就变得十分和谐,可与中国立法媲美。
但是这个月,这个惯例两次被打破,耐人寻味。3月13日,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日本、欧盟、美国——抱怨说中国出口太少,而不是太多。这几个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诉讼,宣称中国正限制钨、钼和十七种“稀土”的出口,这是不公平的。“稀土”是一些稀有元素,如铽、铕等,这些元素用于制造许多高科技产品,包括荧光在内。中国的反应很激烈,将该案件驳斥为“毫无根据”。
另外一件稀罕事发生在几天前,中国海关总署所报告的事情比铕还要稀有:中国贸易竟发生了逆差。中国2月的贸易逆差打破了最高纪录,高达315亿美元。这个数额甚至比中国许多的月贸易顺差还要高。
由于出口工厂休假,中国的贸易平衡经常在春节前后发生波动。今年的春节假期比去年要早,影响到了贸易数据。但就算把1月和2月的贸易数据加在一起,中国的贸易逆差还是达到40亿美元。往年,随着节后重新上班,进出口贸易会同步反弹。但今年,反弹的只有进口贸易。(见图表一)
贸易逆差激发了恐慌,也激起了希望。恐慌是对于中国经济的担忧。中国对危机中的欧洲出口减少,国际商品价格(如油价)又在上升,受此拖累,中国经济恐怕会大幅减速。而希望是中国贸易可能会由此转型,不再依赖外需。但是,无论是恐慌还是希望,这个月的数据都不能完全佐证。
的确,中国薄弱的出口贸易正导致经济总体减速。中国的工业产量在1月和2月上升了11.4%,与2010年同期相比,远远低于15%的正常增速。不过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光明,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已经触底反弹。而且,经济减速的同时,中国的通胀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所下降。这给了中国政府刺激需求的余地。
那么,调整贸易结构如何呢?2月的贸易逆差可能是异常现象,但是这强调了一个更明显的趋势: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正在迅速扭转。中国的经常项目盈余是衡量由中国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对外收支的一个重要标准。去年,经常项目盈余由金融危机前的高峰——超过10%——下降到了2.8%(见图表二)。香港的货币衍生品市场中,人们不再笃定人民币只会更加坚挺。中国总理温家宝说,这表明人民币正接近“平衡”水平。
不幸的是,中国只调整了对外贸易,并没有调整国内贸易。经常项目盈余减少,大部分原因是国内投资增加了,而不是国内消费增加。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就像前瑞士联合银行(UBS)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Anderson)说的,2001~2004年投资额激增,带来了2004~2007年迅速膨胀的贸易顺差。那些投资涌入工业生产,比如铝业、机床制造业、水泥制造业、化工和钢铁业。国内供应挤走了同类产品的进口。接着,中国建筑业发展减缓,导致国内对于这些工业产品的需求下降,中国就把在国内卖不掉的产品销往国外。巨额贸易顺差就是这么发生的。
过去三年,中国又享有一轮投资繁荣。而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萧条,建筑业发展又倾向于减缓。这是在为2004~07年的情景再现布设舞台吗?
不同的是,这次的投资繁荣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投资不再针对制造业,而是涌向道路、铁路和住宅建设。就比如2009年,为固定投资而进行的贷款大幅上涨。但只有10%是投资给制造业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说。50%的投资进入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月,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已经关停了一批陈旧工厂,这些工厂的产量总额为一亿五千万吨水泥、3120万吨铁。
为规范重工业、消除超额生产能力,中国已经付出努力,而这些努力也许能够帮助中国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出现巨额贸易顺差。这也能安抚中国那些愤怒的贸易伙伴。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就拿一个尤为支离破碎、肮脏不堪的行业来说吧。在政府的敦促下,行业内一家较大的公司收购了其他十几家公司,其中八家不久之后被关停了。这降低了该行业向全世界倾销产品的能力。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就是这些产品是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