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蓝皮书:七成忧生产加工隐患最大

作者:章若琳 发表:2012-05-31 23: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记者章若琳综合报导】30日,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的 “食品药品蓝皮书”正式发布。书中涵盖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产业发展和监管状况,显示出大陆主要城市公众最不放心的食品依次为肉类、乳制品、水产、果蔬、粮食及其制品。超过七成的公众认为生产加工是大陆食品产业链中安全隐患最大的环节。专家认为,监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最不放心肉制及乳制品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编写的《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2卷》即“食品药品蓝皮书”正式发布。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八大城市食品安全公众认知度调查”主要以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兰州、沈阳、武汉、郑州这八个城市为调查区域,共回收问卷4000份。调查显示:45.60%的受访者认为“不太安全”,27.76%的受访者认为“很不安全”。其中,超过七成的公众认为生产加工是我国食品产业链中安全隐患最大的环节。

同时,公众日常生活中最不放心的食品类别依次为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分别为50.33%和26.17%,其它为水产及其制品、果蔬、粮食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

监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根据调查,公众对政府惩戒食品违法行为力度也存在质疑,食品安全投诉处理的满意度虽总体呈向好趋势,但满意度不高。

报告指出,《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卫生行政部门的餐饮服务监管职责转移给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虽然多数地区已经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完成了职责转移,但仍然有部分地区未能及时移交,一定程度上导致公众对食品监管部门职责的认知模糊。

据蓝皮书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但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与食品添加剂监管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蓝皮书还提出,目前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过多强调对终产品的检验,而轻视对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的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一是机械和错误地理解标准带来误判。二是这种监管模式造成过多依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法,从而出现没有检验方法的不监督、有检验方法的过度监督的局面。三是这种模式对于食品生产来说是一种‘事后’监管,即使产品检验不合格,但是诸多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容易造成浪费。

法制网报导,有专家认为,政府相应的监管要对每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进行监管。在食品生产中超范围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违反标准,无论是否危害健康,政府部门都要处置,乃至处罚。对待人为的非法添加,比如三聚氰胺,只要添加就属于违法,政府要严厉打击,杜绝这种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