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比赛。你或者跟自己比,或者跟别人比,或者跟市场比。
既然是比赛,就要根据项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你让刘翔去跑一万米,或者让王军霞去比一百米栏,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是径赛,100米有100米的投资策略,跑一万米就有跑一万米的投资技巧。炒股也是如此。做短线有做短线的思路,做中线有做中线的技巧,而做长线和超长线,也应有相应的策略。
根据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的不同情况,应当倚重不同的投资策略。
(1)市场的短期波动是一种心理现象。一般来说,一天以上到两周之内的波动,都属于短期波动。公众的投资心理是市场短期波动的决定因素。
公众的心理对短期市场波动具有决定影响。假定大家都一致看好,即便股价已经涨得很高,但从超短线看,它仍可能继续上涨。因为没有人卖,只要很少的买盘,就可以继续推高股价;相反,即便市场已经很弱,但从超短线看,只要少量的抛盘,就可以继续打低股价。因此,从超短线看,就是分析一个市场的心理。心理因素有利于股价上涨,股价就必然上涨;相反,心理因素不利于股价上涨,股价就一定会下跌。
因此,如果你只考虑做一个短线投资,今天买进,三两天之后就准备退出,或者今天卖出,三两天之后有更低的价格,你就心安理得。那么,你什么都不要去考虑,只要对投资者的心理状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就能够实现超短线操作的目的。
(2)市场的中期波动是一种货币现象。两周以上、三个月以内的市场波动,属于中期波动。决定中期波动的关键因素是供求关系。
1994年市场跌到325点的时候,当时的证监会推出四大救市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年内暂停发行新股。这样,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结果8月1日开始到9月13日,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里,指数连翻两倍,涨到了1000多点。
2005年2月证监会决定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从供求关系的总量来看,一股流通股将消化两股非流通股,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结果也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指数从1300点跌到998点,指数打了七折。这也是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带来的中期走弱的典型例子。
供求关系有两个要点,首先是筹码的供应状况,这涉及到新股发行的力度或者解禁股的解禁压力。其次是资金的入市状况,这一般跟开户人数及基金设立的节奏或其他资金入市状况有关。
如果你从事的是中线投资,那么对市场具有最重要影响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别的因素都不重要。
(3)市场的长期波动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三个月以上,三年以内的市场波动,属于长期波动。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实,只是从长期波动的状况来看,这句话才是适用的。短期波动和超长期波动跟实体经济无关,但如果是三个月以上、三年之内的市场态势,它一定跟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紧密联系。
实体经济的发展,一般呈现景气与萧条交替进行的态势。与此相适应,宏观政策基调一般也会呈现紧缩与扩张交替采用的特点。所以,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的晴雨表。经济政策以放松和扩张为主的时候,股票市场的中期波动通常是稳步上行的;相反,如果宏观政策的基调是调整和紧缩,随着货币供应量的不断收紧,股票市场的中期波动也会逐级走低。
所以,如果以三个月以上、三年之内的操作为一个周期,那么操作的方向一定要保持跟经济政策的基调一致,不能在紧缩的时候一路看多,相反,也不要在扩张的时候一路看空。中线操作的指挥棒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基调。
(4)市场的超长期波动是一种世界经济现象。三年以上的波动周期,可以看着是超长期的波动。决定超长期波动状况的因素是世界经济景气状况。
2008年以来,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沪深市场没有行情?关键是世界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2008年8月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到2010年的下半年,欧债危机开始逐渐酝酿和升级。在过去的五年里,世界经济全面陷入了危机。今天的社会,世界经济彼此关系密切,如果是一个超长期的股市波动,它必然跟整个世界经济的状况紧密相连。如果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从超长期的视角看,世界各国的股市都好不到哪里。相反,如果整个世界经济处在亢奋和不断向上的发展中,世界各国的股市就一定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这个角度看,2008年以来的熊市,跟世界经济危机是紧密相连的。熊市的结束,一定跟这轮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什么时候结束有直接关系。
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四个人参加炒股比赛,他们分别是心理学家、商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那么,比短线的话,心理学家占有优势;比中线的话,商人占有优势;比长线的话,经济学家占有优势;而比超长线的话,政治家一定是赢家。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短线比的是心理分析;做中线比的是供求关系分析;做长线比的是对实体经济状况的把握;而做超长线的话,一定要有全球眼光和政治眼光。
入市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参加的比赛项目。不同的比赛,应当用不同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