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国家有所谓大选年,大选年里有热烈而有序的民主气氛:政党齐上阵,政客总动员,集会到处有,话题满天飞,民调监阴晴,选票定输赢。中国没有大选,也就没有大选年,取而代之的是五年一次党代会,十年一度交接班。江胡时代确实比毛邓时代稍有长进,也算是有任期、有程序、有制度了——官方媒体谓之“禅让”,某“国情专家”谓之“集体总统制”。开党代会的年份很特别,总是莫名其妙地紧张,维稳费暴涨,敏感词激增,到处都有小道消息,人民稍不留心,就可能犯了党国大忌。换届交班的年份更特别,气氛诡异,神鬼莫测,中南海里波涛险,北戴河畔是非多,官场提心,民众吊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大人物们在深宫暗室里玩换届交班游戏,人民不得参与其事,却不得不身受“禅让政治”的恐怖。
但越怕有事越出事。十八大之前,王立军出事,他叛了国;薄熙来出事,他违了纪;薄谷开来出事,她杀了人。都是权欲惹的祸,细细追究下来,这全都要怪十八大。如果不开十八大,如果没有十八大之前爆发于官场的烈性传染性政治敏感症和权力焦虑症,也许薄熙来不会那么冲动易怒,王立军不会那么焦虑“抑郁”,也许胡锦涛也不会那么警惕戒备,温家宝也不会那么果断坚决,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什么王立军事件、薄熙来事件了。薄谷开来虽然已经犯下了杀人罪,但杀人也就杀了,未必有人敢查;查案也就查了,未必有人敢抓。政治局委员家里的坏事丑事大抵相当于“国家机密”,是不大可能自动浮出水面的。那一群“集体总统”不发话,中纪委无从置喙,哪里轮得上“法治”出马?可是,偏偏今年要开十八大,大人物们都变得与往年有所不同,有些人心急如焚,有些人忧心忡忡,胡锦涛要“禅位”,习近平要“接班”,薄熙来要“入常”,王立军怕送命,于是一环扣一环,一连串的事件就这样爆发,就这样展开了。因为事关十八大,薄案的解决当然要以权力为依据,以政治为准绳,司法只是走过场,还得“集体总统”说了算。
围绕十八大的党内斗争有如一场马拉松比赛,薄案让黑箱里的比拚白热化,比赛提前进入了冲刺阶段。十八大的任务有两项,一是“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即通常所谓“路线”问题;二是“排座次,定交椅”,即人事权力问题。事实上,正是借由薄熙来事件的突然爆发和渐次深化,高层路线之争与人事内讧的复杂格局被大为简化,十八大两项任务的解决瞬间提速。薄案是十八大的钥匙,与十八大如影随形。随着薄案的大事化小,“路线”转党纪,政治转刑事,十八大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悬念了。一旦薄案尘埃落定,照本宣科的十八大也就没有多少看点,以至于徒具形式,无足轻重,不值得寄予期望。
目前看来,薄熙来在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和军队高层的支持者和同谋犯都已经安全上岸、顺利脱身,可谓有惊无险;薄熙来亲自发动的群众性“唱红”运动已经中止,但毛左派、“文革余孽”并未受到有效的约束,仍在高举毛旗摇旗呐喊,招摇撞骗;薄熙来亲自领导、王立军亲自指挥的政治性“打黑”运动虽宣告结束,但比黑社会更黑的政法打手们并未受到应有的法律惩戒,面对成批的冤假错案,当局也并未制定出最低程度的平反计划;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藉口“文革教训”、“历史悲剧”而斥责薄熙来,但在中央正式文件中并没有批评薄熙来的“路线错误”,薄熙来的全部过错被归结为语焉不详的“严重违纪”;对薄谷开来的刑事指控只涉及投毒谋杀,而没有高官家属通常不能免俗的受贿、贪污、洗钱等罪名,民间盛传薄氏家族60亿贪腐的罪行,不论有无,或将被纪检与政法机关锁进箱底,或搁置不论,悄悄放过。
当然,薄熙来确实已经垮台了。善良的人们大可以放心,以德,以才,以人品,以资望,薄熙来并无东山再起实现政治翻盘的希望。虽然此人很可怕,有一分权,发十分威,尤为擅长挟民粹以逼中央,挟中央以令诸侯,一旦大权到手,则恶法似狼,苛政如虎,但他如今已然成为一只死老虎,“斯亦不足畏也矣”。一台本来“很黄,很暴力”,有权力斗争、有金钱纠葛、有宫廷阴谋、有私情色欲、有“中国特色”、也有国际关系的惊天大戏,就这样被偷偷篡改了剧本,演成了一出母亲为护爱子而毒杀洋情人、丈夫为保家庭而包庇蠢妻子的肥皂剧。一个极为难得的肃清毛左遗毒、清算文革旧帐、打击官场腐败、开启政治转型的天赐良机,也就这样被中共当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极为奢侈地浪费掉了。
在毛泽东时代,但凡发生党内重大分歧,无不上纲上线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高度,千篇一律,言过其实(梁漱溟曾公开嘲笑“批林批孔”是“路线斗争”:林某人非比刘邓,政治上只知高举、紧跟,并无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且口是心非,公开场合没说过几句真话,这样的人有何路线可言?),但如今,事情恰好颠倒过来,又到了另一个极端,奉行“不争论”的中共当局因为害怕“路线斗争”,怕内斗见光死,怕内斗而翻船,故而讳言“路线斗争”,一旦遇到了真正的路线分歧,就只能祭起选择性反腐的法宝,政治问题司法解决。
薄熙来出局之后,曾经有所软化的“路线”问题又重新被高层冻结。据悉,胡锦涛“7∙23讲话”为十八大“路线”买下了保险,定下了基调。这篇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延续了十年来胡氏讲话的一贯风格:四平八稳,陈词滥调,关键词永远都是“中国特色”“邓三科”(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一次他造了三个“毫不动摇”的排比句,但空喊口号,了无新意。目前,党政军各部门正在部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的热潮”的活动,这也全无新意,不过是效江泽民旧事,“禅位”之前大兴表扬与自我表扬之风,藉以邀老臣朝拜,受新君谢恩,弥补移交权力的心理失落而已。
薄案高举轻放,这正是十八大的预演;是权斗的热身赛,也是“路线”的晴雨表。我们甚至可以夸张一点说,薄案是提前到来的十八大的最高潮。此后或有余波,但死水微澜,波澜不惊。短暂的高潮之后,将是持久的平淡。
如果我们曾经指望薄熙来落马像林彪坠机和“粉碎四人帮”一样洞穿政局,在较为广泛的层面上改变政治力量的对比,并由此引发一连串的政治变化,那么我们肯定是要大失所望了。所谓“利好出尽是利空”,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恐怕再也听不到比薄熙来下台、“唱红打黑”运动中止更好的消息了。薄案了结之后,十八大开与不开,向左开向右开,就不那么重要了。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