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由其创设的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在2011年达到0.6173的较高水平,显示处于失衡状态。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和金融结构失衡最为严重。
12月1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透露这一指数的设计及历年情况。
该研究院以数值0-1来评估经济结构失衡状况,0表示完全均衡,1为完全失衡。其分项指标包括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等。
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从1991年的0.5644下降到2000年的0.4513,然后提高到2011年的0.6173,总体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
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和金融结构失衡最为严重,均出现过六次预警提示;国际收支结构失衡也非常严重,出现过四次预警提示;收入分配结构失衡指数虽然未出现预警提示,但是所有年份都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非常值得关注;相比而言,产业结构失衡指数仅在1991年出现过一次预警提示,2006年后进入下降通道,连续六年处于次级均衡状态。
报告指出,2000年-2009年,由于中国推行投资拉动等战略,消费率从62.3%快速下降到48.2%,而投资率从35.3%上升到47.2%,投资消费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同时,由于长期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国际收支结构也连续出现了预警提示。金融结构失衡状况在经历了几年平稳之后,2009年又一次因应对金融危机而进入预警提示状态。收入分配结构不仅没有好转,到2009年反而接近预警提示水平。
2009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达到了最高点。最近两年,虽然经济结构失衡指数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2011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指数高达0.96,达到完全失衡的边缘。
报告从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从需求管理转向稳定需求与供给激励相结合的总量政策、以内生增长为目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对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提出了建议。
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接近8.5%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对2013年经济形势作出预测。报告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会好于今年。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或为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为2.6%。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率将接近8.5%,CPI略回落至2.4%。
报告指出,劳动力工资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储蓄率和体制改革效应的下降,将从供给角度造成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效率的下降抑制资本的有效形成,曾经作为投资重点的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继续扩大投资的空间已经不大,工业化阶段的快速扩张空间相对收缩。随着“人口红利”衰竭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放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报告提出,当前“稳增长”的政策,应继续维持短期经济增长,同时应更重视通过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来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
房地产调控只能继续从紧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认为,历经两年多的房地产严厉调控,尽管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甚至迫使房价有了一定程度回调,但全国房价整体水平过高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报告表示,土地拍卖成交量下降可能造成未来房地产供应的减少,以及包括真实需求在内的购房需求的长期累积,反而加剧了房价上升的压力。
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也使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特别是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紧张而降价促销,但大型房地产企业资金过度紧张的局面并未全面出现,甚至因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退出而扩大市场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实现的难度。
报告称,在此情况下,预计2013年房地产调控只能继续从紧,即使有所调整,也只能是通过微调促进真实需求的释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财新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