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时会到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境地。比如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在媒体渲染下,几乎到了谈虎色变之地步。去年的白酒塑化剂事件、牛奶安全事件,都是如此。
最近,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更是引发人们惊恐。尽管有专家指出,对于此次事件,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必太惊慌。中国的奶牛是圈养式,而新西兰是放牧型的,草原要杀虫,化学剂或多或少地进入奶牛身体中,这是任何养殖环境中都可能存在的。主要还要看是否检测出来,检测出这样的物质浓度高不高;另外,因为双氰胺并无标准,有的国家没有这样的检测项目,或者检测没那么细致。
但最安全的牛奶似乎也不安全,还是让人们忧心忡忡,事件仍然不断发酵。我国每年进口大包装奶粉达到60万吨,其中来自新西兰的达到45万吨,占比达75%左右。洋品牌以及国内的雅士利、伊利、蒙牛等都使用新西兰奶源作为原料。光明乳业几年前就认购了新西兰乳企生产奶粉;伊利、雅士利近期也宣布斥巨资将在新西兰建立子公司。
正因为如此,2013年1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涉毒奶粉的双氰胺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为了让更多的海内外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新西兰的奶粉和乳制品,1月29日,新西兰政府再次向IBTimes中文网发表了政府安全保证声明,并说明二聚氰胺的检测是借鉴了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检测评估标准,其出现在食物中的残留对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健康都不会产生威胁。
和对食品安全如惊弓之鸟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人们对空气污染安之若素,几乎到了视死如归的地步!整个中东部中国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长时间被灰霾笼罩,北京2013年第一个月只有短短不到五天没有灰霾,但是不见人们的集体愤怒也不见公民维护环境秩序的有效行动。甚至,人们出门都不戴口罩。更让我骇异的是,六级污染的灰霾下,密密麻麻的人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各种照(摄)像器材成为灰霾下的亮点!如此奇崛的景观,全世界恐怕惟此中国一家。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
事实上,比起有各种严格检测的食品污染来说,空气污染危害要大得多,在严重灰霾的空气下不加防护措施直接呼吸,类似于吸毒,各种各样的有毒害物质直接进入身体、肺泡和血液。世卫组织在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年浓度由每立方米10微克增加到35微克时,死亡风险增加15%。联合国环境署报告称,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浓度每上升20毫克,就可以导致中国和印度每年死亡34万人。而50%到70%的PM2.5来自汽车尾气。北京市机动车对于咱们空气质量的影响大约占到22.2%,燃煤大约占到16.7%,扬尘占到16.3%,工业占到15.7%。但这是指全面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PM2.5主要还是来自汽车尾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医生在接受央视访谈时指出,现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成因,已经直接指向了大气污染。其一个香港同事曾经做过一个研究,PM2.5每立方米增加10个微克,呼吸系统的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要是灰霾从25个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灰霾不光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但是首当其冲地还是呼吸系统。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更长远考虑,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还在后头。有的人个人生活方式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还锻炼身体,最终还是得了癌症。在大气污染的现实面前,每个人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已经是杯水车薪。这个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可以隔离,可以各种办法应对,但是大气污染、室内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所以首先要想尽办法,要改进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环境。
即使认识到需要改变环境,多数人还是寄希望于政府。殊不知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政府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正是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肇因。GDP、短期官员政绩和环境保护形成尖锐对立与冲突。党政权力之不受法治约束,还加剧了资本集团的不安全感。有钱人纷纷移民海外,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环境的不安全,不是自然环境的不安全。自然环境是可以改造的。社会环境的不安全加剧了短期行为导致的自然环境的不安全。
民众“不知轻重”过度关注食品安全而不聚焦整体的环境安全,另有一个原因则是出于自私。食品安全是企业的责任,是他责;环境安全则或多或少有自己一分责任。比如以车代步。越是空气污染人们越是开车出行,因为要把污染阻在车外。但同时却又增加车外的污染。这就叫做个体理性导致社会整体的非理性,大家都不愿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是只有大家同归于尽!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