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周里,位于上海市浦东的解放军61398部队吸引了世界各国媒体的注意。《纽约时报》率先刊登了关于这个部队的故事,随后诸多外国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到那个营区墙外去拍照。于是,61398部队突然闻名于世界。从各个角度、不同高度拍摄的它那座12层中心大楼以及该军事单位营区的照片,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个军事单位到底是干什么的?
61398部队:总参三部二局的“高桥阵地”
《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61398部队的正式称谓是总参三部二局。如果仔细阅读《纽约时报》引用的Mandiant公司的那份题为“曝光中国的一个网络间谍单位APT1(APT1:ExposingOneofChina’sCyberEspionageUnits)的报告,就会发现,在军队内部,61398部队又被称为“高桥阵地”。
在《纽约时报》报道之前,有关该部队营区和办公楼的许多照片就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上,在上海的黄页网上也能查到这个部队的登记地址,大同路50号。从这些照片来看,61398部队的营区位于高桥镇同港路、大同公路路口,部队大院呈三角形,大院内主要有三栋建筑;但营区面积并不大,沿大同路一侧的院墙长度不过二百多米,营区面积大约只有0.04平方公里,大院里很象一个普通的办公区,虽然被称为“阵地”,却没有陈列在室外的武器装备。显然,这个营区是一处没有硝烟的“阵地”。
Mandiant公司的那份报告引用了中国电信集团2009年3月的一份内部文件,标题为“关于总参三部二局需使用我公司通信管道的请示”。这份文件很短,但明确说明了两件事。第一,61398部队隶属于总参三部二局,它在总参三部内部被称做“高桥阵地”;第二,总参三部二局是“重要的信息管控部门”。但Mandiant公司、《纽约时报》以及对61398部队作过报导的各国媒体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他们从未向读者具体说明,总参三部(对外使用的名称是技术侦察部)负责管控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它是一个专门打网络战的部门吗?
其实,总参三部从1950年到现在一直存在,它是一个负责搜集分析电子情报的部门。61398部队可能是总参三部下属的一个侦听站。称它为“阵地”并不错,因为它不是后方的计划部门或方案设计机构,而是直接搜集电子情报的“前沿阵地”。不过,在这个“阵地”上,不但没有一点硝烟,甚至完全不使用传统的兵器;它的工作人员熟悉电脑和网络技术,而且还掌握英语,他们坐在空调房里,所用的“战斗武器”就是电脑、键盘和鼠标。2010年7月1日,《经济学人》刊登过一片文章,“鼠标和键盘会成为冲突中的新武器吗?”61398部队的故事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电讯监听:总参三部的由来和任务
互联网上有关解放军总参谋部机构设置和变迁的信息显示,1949年底,总参谋部成立时就将原中央军委负责无线电侦听和无线电通信的三局分设为技术部(无线电侦听)和通信部(无线电通信)。技术部和通信部就是后来通称的总参三部和总参四部,前者专责涉外的无线电侦听,后者负责军队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总参三部通过设在边境和沿海地区的无数“监听站”,侦听、处理国外各种电台的通信传播信号,截收电子情报,据说有十几万工作人员;此外还负责监听所有国际长途电话,截收海外的传真;电视普及后,开始24小时监听监看外国电视;自从发射军事卫星之后,实施卫星侦察成了该部的一项任务;互联网出现后,又增加了利用电子过滤系统截收邮件的监视互联网通讯的任务。它在海外也设有若干监听站,如1992年经缅甸政府同意,在安达曼海的岛屿上设立侦听站以监视印度洋;1994年经老挝政府同意,在老挝南方占巴塞省(Champasak)设立三个侦听站;1999年与古巴的卢尔德(Lourdes)侦听站展开合作。
据网上信息披露,总参三部在全国各军区都设有侦听站,其人员、编制、预算等完全由总参三部负责。该部军人不仅受过技术训练,能操纵各种复杂的电子装备,而且懂外语,否则就无法侦听破译外国电讯。各地的侦听站有不同的目标区域,例如,兰州军区的侦听站负责侦听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无线电通信。总参三部下属各局当中,有一些局专门针对特定国家,如总参三部二局以美国为主要对象,要求其成员熟练掌握英语,在上海地区的总参三部二局下属单位61398部队招聘工作人员时就要求掌握英语。在总参三部内还有一些局负责运作特定的侦察、通信系统,如卫星、传真、移动电话等。
上海在空间距离上离美国非常遥远,但是,上海是亚太地区国际通信的一个重要的通信转接中心,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的物理链接国际出口和官方的国际"网关"。中国自从1993年建成第一条国际海底光缆系统,现已拥有7个大型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其中3个在长江口的崇明岛登陆,3个在上海的南汇区登陆。上文提到的中国电信集团,它管理的中美海底光缆系统(CH-US)就是在上海崇明岛东滩登陆的。61398部队的营地位置选在靠近崇明岛的高桥地区,处于光缆登陆地点崇明岛和中国电信设在浦东康桥的通信枢纽之间。该单位侦听的目标区域很可能就是美国。
21世纪:从电讯监听到网络入侵
无线电报是19世纪的发明,电讯监听则始于20世纪初。二战期间,无线电侦听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美军在中途岛设伏,大胜日本联合舰队,以及在南太平洋空中伏击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主要就靠破译日军的密码无线电通信。国共内战期间,中共军队曾充分利用电讯侦听来谋取作战成功。2009年军方曾发表过一篇纪念原总参通信部顾问周维晞的文章,“党在特殊战线上的无名英雄,我军忠诚可靠的通信兵,”其中提到,1947年国军胡宗南部进军延安地区时,共军虽未能破译国军的密码电讯,但通过侦听国军电台的活动,成功地判断出国军的行军计划,从而伏击歼灭了胡宗南部的几个旅。
1950年后,解放军的战略假想敌逐渐由台湾的国军变成了苏军、美军,电讯监听也日益国际化。与此同时,电讯监听的内容也从单纯的军事通讯扩展到非军事领域,虽然负责监听的仍然是总参三部,但政治、经济、科技等非军事信息也在电子情报搜集的范围内。互联网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通讯的模式,无线电台的重要性下降了,而互联网却成了搜集电子情报的重要管道。Mandiant公司的报告透露,上述61398部队的12层中心大楼完工于2007年,这个营地是总参三部二局对美搜集电子情报的“高桥阵地”,但它的大楼上却没有接受无线电讯号的天线或接受卫星讯号的大型碟型天线。由此推测,它搜集的既不是无线电通信的讯号,也不是卫星通信的讯号;在这个“高桥阵地”上,工作人员的工作对象很可能是国际光缆以及互联网。
互联网问世之前,总参三部的主要功能是侦听各种国外电子讯号,从技术上讲还算是被动搜索,基本上不踏入信号发出国的领土。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出现了全新的电子情报搜集模式。一国军事情报单位通过国际光缆进入它国政府、军事单位和企业的网站,如果只是下载网站上公开的资料,似乎不会被干预;但是,如果一国的军事情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入侵外国网站的内部数据库,然后把它国网站的保密数据打包下载,传回本国,这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搜索式电子侦听,而变成主动入侵、直接盗取资料了。如果是情报人员本人亲自打开外国机构的保险箱或电脑,试图拿走或下载资料,一旦被抓获,是无法抵赖的;然而,网络入侵者坐在大洋彼岸的办公室里,运作电脑程序去搜集它国保密的电子情报,即便被查获,如何认证,如何交涉,如何惩治,目前国际社会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