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7月12日讯】 德国《 明镜在线》 旅游记者奥尔特的一篇《 酒店里的中国人警告》被中国媒体翻译成中文,并引起广泛转载和评论。德国人对此文的看法如何?
德国《明镜在线》旅游记者奥尔特(Stephan Orth)在入住一家巴伐利亚州的酒店时收到一份A4纸大小的告示,提醒客人注意“外国文化特殊的餐桌礼仪”。
奥尔特获悉,第二天早上大概6点半到7点半之间,一大队中国旅游团会在餐厅用餐,届时将会比较吵,这有别于欧洲的饮食习惯。酒店提醒:“其他客人请不要在意中国人吧嗒吧嗒地吃饭声音和打嗝声的影响,因为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想安静地吃早餐,请在8点以后光临”。
次日清晨奥尔特在餐厅里领略到一番热闹景象,在他看来仿佛置身于某个喧嚷的亚洲市场:中国游客用勺子逐个拍打小面包,以试软硬;椒盐脆饼被拿起后又被放回去了;用蹩脚的英语给服务员下指令,也不说“请”和“谢谢”。奥尔特还听到一个厨房员工偷偷对一名德国客人说,“他们走时,我会很高兴”。
奥尔特在文章最后写道,当时餐厅里的音量大小堪比一个客满的酒吧。他认为这出“戏”其实乐趣横生,比他想象中好很多。对于为何提前向客人发出“中国人来了”的警告,该酒店经理告诉奥尔特说:“如果我们提前指出,就不会收到投诉!”
德国网友评论
在奥尔特在《明镜在线》网上的文章下可看到40条德语读者评论。稳坐“沙发”的网友phrasensport愤慨地称这种警告为“种族歧视”。他(她)写道:“如果我在外国听到这种针对我们发出的警告,我一定会觉得无地自容的。 ……人们可以在真正接到投诉时再向客人解释。提前就发出这种针对外国文化做好准备的警告,让我都替(这个酒店)感到无比惭愧。真是典型的德国人。”
网友 bongobasis 回应说:“我在上海生活已有6年之久,但是不得不抱歉地指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确实有待适应。作为酒店的客人能之前收到这种提醒,没什么不好嘛。中国餐馆里的音量确实大得惊人,大部分中国人对欧洲餐桌礼仪也不是很了解。”网友Gezeda则认为将此事说成“种族歧视”很搞笑,他(她)解释道:“我认为这种警告的方式是为避免可能发生的麻烦事儿。我在台湾生活过一段时间,确实见到一些上述现象。……相反地,如果德国人在餐桌上擤鼻涕,也会引起周围中国人的侧目……。”
就“种族歧视”的说法,Singa-minga也表示不同意,他(她)留言:“首先送上来自新加坡的问候……将中国游客拒之门外才是种族歧视,没有提醒其他客人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提前警告的做法对双方都好:我们对中国游客一方面表示欢迎,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要和外国文化有这样的亲密接触……”
中餐馆老板:有失公平
科隆一家中餐馆的老板冯冉也阅读了此篇文章,并认为此种警告有失公平,她告诉德国之声记者说:“如果酒店之前和导游沟通好的话,导游会提醒这些中国游客,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吵乱的现象。我的餐馆也经常有中国旅游团光顾,类似声音大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我也发现有逐渐好转的迹象,尤其是展会和商务团的客人,因为他们和欧洲人接触较多,渐渐了解到欧洲的餐饮习惯,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时地提醒。”
冯冉也会遇到来自其他国家的食客,她举例说:“像印度和西班牙人,就是比较放松的民族,也会有类似的现象,但像日本和韩国人就比较自律。”
冯冉认为这种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警告是小题大做。噪声在她看来也是因为团体的关系,她建议酒店可以提醒其他客人说:“今天有旅游团,可能会比较吵,没有必要特指中国人。正如当有旅游团来我这里就餐时,我会提醒散客说,旅游团的人比较多,自助餐上的菜可能很快就空了。但是其他客人也并不太在意。”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