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10日,25岁的汤寅山就在这艘英国航空母舰“皇家海洋号”上,5分钟决定了未来的命运。(汤富翔提供)
【看中国2013年07月18日讯】命运似乎常常取决于机遇,但是真正改变命运的,往往并不是机遇本身,而是人的心念。一念之差,可能是天差地别。
今年的6月25日是韩战爆发63周年纪念日,88岁的中华民国海军老兵汤寅山(又名汤富翔)向记者讲述了1950年至1954年间,那段动荡的时世中,两批士兵在同样的机遇下(自主选择命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转向右转,一念之差、一抬脚之间所带来全然不同的结局,令人无限感慨。
选择去台湾或大陆,5分钟考虑
1949年,躲在抗日大后方养精蓄锐的共产党在苏联的支持下,经过4年国共战争,从刚打完8年抗日战争、还未来得及喘一口气的中华民国政府手里,夺得了中国大陆的政权。1949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这一年,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分水岭,也是海军老兵汤富翔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1950年1月9日午夜时分,一艘英国航空母舰“皇家海洋号”缓缓驶入香港港湾,靠上海军码头,25岁的汤富翔等22位中华民国最后一批归国的留英舰艇军士在完成4年海军术科课程后正随该舰实习。清晨8点,同伴喊醒值完夜班刚钻入帆布吊铺睡下的汤富翔说:舰长训话!
奔向士官厅,舰长向众人介绍了身旁的英国驻香港移民局官员。汤富翔回忆道,舰长当即宣布22名学员的受训课程告结束,并且英国政府已于当年的1月6日宣布承认中国大陆新政府,由于这批海军学员乃是中华民国1946年从大陆送去留英受训的,遂决定给予自由选择的机会,凡决定去台湾的站在右手边,去大陆的站在左手边,但不可停留香港,给5分钟时间考虑。结果有10人选择台湾,12人选择回大陆。
汤富翔是站在右边的10人之一。他说,虽然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大陆,在台湾他什么人也不认识,“但是我在江西读书时听瑞金的老百姓都讲,共产党2万5千里长征的时候,把我们18岁以上的男孩统统抓壮丁抓走,同时共产党讲凡是有100亩地的都是大地主,抓到操场杀头,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走,将小孩也斩草除根……这是土匪行径,哪里是政府呢?”他没有选择去大陆。
“忠诚为人”出一念,天无绝人之路
选择回大陆的12人当天下午就离开了航空母舰,去台湾的则在次日离开,这10名学员在船边搬运行李时,香港《大公报》的记者前来采访。汤富翔说,《大公报》记者告诉他们,“中共已经在香港正式宣布:三月间攻打、血洗台湾。距今只剩两个多月的时间,你们选择去台湾,不是前往送死吗?”
回忆往事,汤富翔感慨的说,22位同学当年在香港刹那间分隔两边时,去大陆的以当时共产党席卷大陆的气焰,又缺海军,这批英国皇家海军毕业的人才想必会受到重用;而他们10名则投向前途茫茫、危机四伏的台湾小岛,不知自己还能“茍延残喘”多久,但他们回答记者,自己就抱一信念:忠诚为人,中华民国有恩于他们,自当投桃报李、善始善终,倘若不幸,那也死而无悔:“生为中华民国的军人,死为中华民国的魂。”
“殊不知天无绝人之路,冥冥之中有定数。”汤富翔说,几经波折,峰回路转,几个月后韩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再加上八二三炮战等,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无法跨越那仅有18海浬的英吉利海峡——历史上负盛名的“跳不过的矮墙”一样,中共也无法横渡80海浬的台湾海峡。
而台湾在几近半个世纪的安定繁荣后,励精图治,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的成就辉煌,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亚洲自由民主的灯塔,与世界文明大国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包括美国等129个国家及地区给予台湾免签证或落地签证优惠待遇,这一切令对岸中共独裁下的大陆民众心生羡慕,令海外侨胞倍感骄傲,也让汤富翔感慨万千。
1951年26岁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汤寅山(汤富翔)。(汤富翔提供)
同袍在两岸,天壤之别
1979年10月汤富翔以美国公民的身分返回中国大陆省亲,顺道探听旧日留英同学的下落。12人中除两个广东籍的同学溜入香港外,其他10人都回到大陆,碰面的仅有三人,皆一肚子苦水。“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到处跑,他们在中国大陆一个都没有出来。而且由于他们留英的背景,个个被列为牛鬼蛇神,住牛棚猪圈,苦不堪言,有的神经错乱下落不明,音讯全无。”
汤富翔说,其中一位长的很帅的同学留英时,与英国女孩Margaret成婚,“结果他回大陆后音讯全无10年,一个交代都没有,她不能进来,他也出不去,夫妻无法团聚不说,在红卫兵时代,他还被抓了起来,问他:你在英国读书四年,和英国女孩结婚,又再回来中国,你必是英国间谍无疑。快从实招来,你的上级是谁?听谁指令?他被打得皮破血流,下放农村劳改8年。”
“那次回大陆我去大连看他,他很后悔:5分钟决定命运,我怎么知道呢?早知我就去台湾了!”汤富翔说,还有一名苏北的老乡原来很红(亲共),他选择回大陆,“后来人都不见了,很惨!其他同学的下场亦当可以想见。”
而回顾在台的10位同学,除了两位因病亡故,有三位移民美国,一位移民巴西,一位官拜海军上将成为潜艇专家,一位转入外交界,两位成为工程师,均事业有成、儿孙满堂,安享天年。两地相比较,似有天渊之别。
1.4万中共战俘选择去台湾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突袭韩国而揭开韩战序幕,引发冷战时期自由社会与共产极权两大阵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同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北朝鲜的进攻,中共也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协同北朝鲜作战。当年有1万4千多名中共战俘不愿回大陆辗转到台湾,成为“1.23自由日”反共义士的由来。
战俘遣返问题是停战谈判后期的焦点。中共方面一直坚持联合国军“全部(强制)遣返”所有战俘,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回国,这一立场被联军拒绝。为了让那些自愿离开共产党政权的战俘能获得自由,联军不惜继续战斗了一年多,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双方达成协议,战俘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去向,战俘的意向由中立国印度等国的代表负责鉴定。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美军死亡5万,中共军队死亡70万至100万,韩国军阵亡、失踪达87万人,平民伤亡由于中共实行恐怖的人海战术而高达300余万人。这一场空前血腥的战争,中国付出了巨大伤亡后,保住的只是金家的无赖王朝,和北韩从此被国际社会孤立。
在不直接遣返的中共战俘中,超过1.4万中共战俘用脚表达了他们对共产政权的唾弃,选择前往中华民国(台湾),仅有少部分人选择返回中国大陆。经联合国之请,中华民国由陆海空三军代表各10人组成接收小组,汤富翔作为海军一员应命,前往韩国接收这批“反共义士”。
联军军官描述:中共恐怖的“人海战术”
与汤富翔同一签收帐篷中的联军代表名叫琼斯(Jones),是一位行伍出身,身经百战的陆战队少尉排长,在空档间汤富翔与他交谈甚欢。
汤富翔从交谈中了解到,在韩战中联军(多系美军)多利用武器的“火力”优势压制共军,譬如美军拟攻下一座山头必先派空军投弹轰炸和机枪扫射,再由炮兵将整个山头轰炸成像一个光秃秃的和尚头,每片土地几经翻过两三次,皆已寸草不生,更无生命迹象,因此中共战俘跟他谈到此种战况时皆不寒而栗,多是未见敌踪已命丧九泉,因此共军伤亡惨重。
但是中共军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以劣势武器装备和非常落后的后勤供应,用人海战跟联军的飞机大炮拚杀,造成中共军队和联军死亡人数比例高达20比1。琼斯告诉他,他们发现在城堡攻略战时,中共军队必采取“人海(炮灰)战术”,把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组成队伍,一波波的往前赶。
“他们先以妇幼、老残打头阵,几个人顶着一张方桌,四周围以厚被或毯子,在一面大红旗的前导下,旗到哪里不顾敌人的弹如雨下,必须跟进不许后退,否则共军的机枪在后面督战也将必死无疑。手无寸铁的百姓成群倒下后,后面还有民兵或投共的国民党残军,消耗了对方的火力后,最后才是共军自己的正规部队。”
眼见死的都是老百姓,琼斯说美军十分震惊,出于一贯的人道心理,实在不忍心开枪,可这仗怎么打?“幸而后来联军改弦易策,在台湾招收一大批能讲中英文的青年干部,经过训练后,派到前线喊话招降,以中文高喊保证不杀的允诺下,引来成千上万的前国军官兵弃械投降,这就是为什么首届1.23自由日有1万4千多位义士毅然回归台湾重获自由的实绩。”
决定命运的一天:首届123自由日
1954年1月22日,汤富翔等任务编组成员到达韩国仁川港联军总部,提前一天与对口的联军代表美军军官至现场的签收帐篷,实地演练一番。
汤富翔回忆,“1月23日当天,义士从板门店出发,他们必须先进入第一个帐篷,那帐篷有两个出口,一个指向“台湾(TAIWAN)”,一个指向“大陆中国(CHINA)”,义士可自由任择其一,无人干预。而后进入第二、第三个帐篷的消毒、洗涤、换装和进餐等程序,凡选择去台湾的战俘,须列队循序进入编号从1到10的帐篷,而每一帐篷中均配派有一位负责点交的联军军官代表和一位代表台湾负责签收的海军军官(当时所有台湾代表,一律换穿陆军军官服装)。
他们从联军代表手中接过名册,按中文点名并核对人数正确后签收完成作业, 全数义士14,715人中,除了有伤病的96人由唐茔南与高公鲁两位同学与医务人员护送同日搭机先行赴台外,其余14,619位义士全部搭乘美海军派遣之大型登陆舰LST,亦于同日启航赴台,并于1月27日安抵台湾基隆港。”
1954年万余名战俘到台湾,受到热烈欢迎。
1954年万余名战俘到台湾,受到热烈欢迎。
1954年万余名战俘到台湾,受到热烈欢迎。
前往台湾的反共战俘由基隆上岸抵台后,被称为“韩战义士”,他们在台北市区游行,市民张灯结彩、夹道欢迎;全台湾各大城市自由钟,也以敲响23下的方式庆祝,并定1月23日为“自由日”,以纪念这群他们眼中的反共义士重获自由。他们后来都被编入中华民国国军,并参加了诸如八二三炮战的战役,大多终老眷村。
2011年7月3日,汤富翔护送孙女进入淡江大学夏令营学习中文,顺道到台北三峡镇白鸡的荣民之家,会见当年在仁川义士营曾晤见过的老友。他说看到当年的韩战义士生活在荣民之家,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且有护理与医生照料,老人退休生活称心如意,颇感欣慰。
比起韩战后回到大陆的6千多名战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扣上“叛国投敌分子”、“里通外国分子”、“叛徒”、“特务”等帽子饱受摧残、受到严厉批斗的境况,二者的遭遇可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