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8月09日讯】(记者穆笑晨编译报导)目前,社会上有所谓“啃老族”,即已经长大成人,却还赖在父母家里,茶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还花著父母的银子。为儿女包办一切,过度“孝顺”子女的“孝子家长”们,把“帮孩子”和“爱孩子”混为一谈,是造成孩子长不大的第一原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韦朗特曾长期追踪一组青少年,发现童年时期较常做家务的孩子,日后人际关系较好、更乐观,成年后获得高薪工作机会的可能性高四倍,失业可能性则低了十五倍。
日本小学从五年级开始到高中,每年要上六十个小时的“家庭课”,阶段性的为下一代打下生活自立的基础。
那么做家务到底有哪些益处呢?
1、课本知识不再遥远
如在烧开水的过程中,除了煮好水外,思考“水的沸点是多少?为什么水开前会有大量气泡?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式?”,以及“哪个温度的水沏茶比较香醇?”,不仅让课本知识不再遥远,更让知识成为生活中可以应用的能力。
2、建立自信
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自理能力,背后却会牵涉孩子的自信心与同学的关系。比如在分组时,若有人特别容易弄翻东西,除了自信打折扣外,在团队中也会显得退缩。
(网络图片)
3、增强责任感
孩子有渴望独立做事的本能。两三岁的孩子就知道坚持“自己”爬楼梯,如果家长帮助他,他会重新来过,很多家长对类似的现象也许依然记忆犹新。固定分担家务的孩子,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较强,责任感也在无形中获得强化。例如:当孩子在做倒饮料的工作时,必须学着对自己有所要求,在特定时间内暂时放下想做的事,先去完成该做的事。以便达成目标,孩子可累积贡献一己之力的成就感,对这个家也才会有感情。
4、适应能力较强
做家务是一种替对方着想的行为。习惯帮忙家务的孩子,对事物感受力较好,在学校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善于观察,也容易培养出预测因果关系的能力。例如:要完成任务该做些什么?怎样的次序?这都有助于发展出一套自我监控的策略。
5、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在学着放手、让孩子自行处理生活事务的过程中,孩子可能面对无法预期的困难,孩子必须学会坚持下去,无形中增强了对挫折的忍耐度,并主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6、对时间的管理能力
做家务也能增强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如半小时内必须办妥两件事,应先做哪件事?怎样的步骤最有效率?遇到问题时,该找谁帮助?都是绝佳的练习机会。
既然让孩子做适当家务好处多多,那么从多大开始呢?孩子一岁半,就可以交付他简单的小任务,例如捡玩具、冲马桶;三到四岁,可让他自制简单的三明治、用安全剪刀剪下折扣券;低年级可整理书包、擦桌子、摆碗筷;中年级可扫地、整理书桌;高年级可挑菜洗菜、缝钮扣等。
总之,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家长期待孩子十几年后,成为可担当责任的人。那么就要学会放手,降低期望与标准,趁暑期鼓励孩子做家务,为孩子真正长大与独立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