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09月10日讯】有位中年人深感日子过得沉重,便找禅师寻求解脱。禅师给他一个背蒌,用来装从地上捡的东西。中年人出门了,渐渐地背上的蒌子越装越满,走路也不再轻松。禅师说:“每个人刚来到世上,都背着一个空蒌子。假如每往前一步,都捡一样东西放入,肩膀又如何能承受?”中年人略有开悟,就问怎么办,禅师笑道:“丢下身外之物,留下心灵之物。”
禅师讲了一个做人的至理。在这里,背蒌就好比人的心灵,起初简单而朴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欲望日益增多。虽然从维持基本生活的角度,我们吃穿住用的消费有限,而且超出正常的生理需求,不仅带来财物的浪费,反因挥霍无度会损害健康。但是,远比生理需求复杂的是心理需求,当人的身份、成就由功名利禄所支撑,甚至奢华的生活也成为体面,人心便多了“身外之物”,更容易被虚荣绑架,大家背上的空蒌子里也就满是累赘,简朴心自然离人们越来越远。
失却了简朴心,人的生活会增添许多纠缠。无数人为了财富累积、职位升迁,乃至为了一套宽敞寓所和高端私家车,整天活在压力之下。当然,有压力才有动力,问题是人心不知足,拥有越多往往还想更多,渐渐地人们就被欲望吞噬,被名利的缰绳勒紧脖子,最终变得疲惫不堪。不少人即使赚够了能过几辈子的钱,平日享有优越的生活,内心仍然充满纠结。因为缺乏简朴心,索求便不会间断,就少不了费尽心机的钻营和形形色色的应酬,以致除了商务洽谈、公务会面,人们几乎忘了怎么轻松地闲聊。而各种索求多了,必定伴随求时的焦虑与求之不得的失望,大家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感到干得好苦、活得好累,难以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当今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许多人始终拧紧发条,连歇口气都变得奢侈,但我们所忙碌的,有多少属于真心想做?当同时面对几件事,多数人总先做看似急迫或场面上必须应付的;而对一些感兴趣的事,往往会放一放,打算今后好好做,于是日复一日,生命便不知不觉地流逝了。尤其是被称作“大忙人”的,更全天候赶场,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那么究竟是谁剥夺了诸位的闲暇?正是自己。因为大家都被自己的社会角色、交际圈子倒逼着,被世俗的潮流所冲击,不得不被动地行事。可遗憾的是,日夜为生活奔波和奋斗,却无暇品味生活,所以何不给生命做些减法,删除那些空耗精力却无意义的事?若设想来日无多,相信每个人都会扔下手头的许多活,将时间用于聚焦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正是一种提示,即不妨在平日就学会舍弃,让生活张弛有度,千万别等到晚年,才后悔终生忙忙碌碌又庸庸碌碌,竟来不及做那最想做也最值得做的事。
我们的老祖宗仓颉造字时,将“人”画成一撇一捺,可谓除“一”字外最简单的。怀简朴心,是让心境宁静而澄澈,使生活远离浮华、趋向简约,以更好地探究生命的真谛。人在世上,因为种种欲求会背上许多不必要的负担,而这并没有让心灵充盈,反使人为物所役、为名利所累,却与内心的真实需要渐行渐远。因此,智者的选择是去繁就简,卸下不该有的贪欲和奢望,而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有限目标。这里的简朴,绝非让头脑简单,整天无所事事;也不是让生活清贫,像苦行僧般地过日子。简朴是为了抓住要领,放下生活中多余的东西。正如利奥·罗斯顿所说:“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追逐、多余的幻想只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心存简朴是心灵上的放下,这个“放下”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明白要什么、要多少,以此腾出精力,为自己组合出独具特色的生命内容。
“大道至简。”在现实生活中,将事情弄复杂很容易,而让原本简单的事回归简单,却需要智慧。简朴心是抛却杂念之心,它真正关切内在的自我。人对物质与功利的追求,毫无疑问出自本性,不能也不应完全加以遏制。但凡事皆有度,若盲目追逐,不仅过犹未及、自寻烦恼,到头来还牺牲生命的品质。心存简朴,实质是让物质生活尽可能简单,从而有心灵空间呵护精神世界。因为当基本物欲满足后,人的精神需求将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幸福终究是精神的幸福,物质固然是基础,但绝非压倒一切;而且来自物质层面的享受是有限的,精神快乐才无穷。怀简朴心,就是在物欲前退一步,将功利得失看淡一些,如此我们才可以摒弃许多繁杂与无奈,有闲心致力于精神田园的耕耘,在返朴中充分体味当下的幸福,并进一步拓展更加愉悦、更富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