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1月18日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综观“决定”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与改革策略。
一、经济制度进一步向资本主义转型,利用改革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中国自一九九四年放弃计画经济体制,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解除了农村剩余劳动流向工业部门的主要限制,并提高了经济诱因。再加上中国自一九九○年,进入人口红利增长阶段,农村每年可提供近一千万劳动力给工业部门。当剩余劳动力从生产力低的农业部门,移转到以出口为导向,使用进口技术的工业部门,迅速提高的劳动生产力,带来了高速的经济成长,这就是中国近几年高速经济成长的真相。但这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人口红利的降低期,中国经济也进入了结构性减速期。为使中国经济成长动力得以持续,此次“决定”第二部分(有关存量部分的改革)和第三部分(有关流量部分的改革)的改革,目的都在使其经济体制进一步向资本主义靠拢,希望利用改革红利来取代人口红利。另外此次“决定”还提到有条件开放“第二胎”政策,来因应人口红利下降以及社会快速老年化的问题。
二、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角色与分际
中国自一九九四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由于对计画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政府过多的政策干预,造成市场的扭曲。其次,自二○○三年“国资委”成立后、在把国企“作大作强”的思维下,形成了国企在各个主要市场垄断的局面。第三、地方诸侯为了政绩,盲目、不当投资,造成产能过剩、“鬼城”等现象。为解决以上这些政府球员兼裁判,角色混淆的问题,“决定”的第三及第四部分旨在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角色与分际。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则从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转向维护竞争环境、制定标准、保护环境、支持创新的角色。
三、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税制,以及权责相符的中央与地方财政
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时期,另一原因来自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制造业发展已近饱和,资本与劳动力开始往目前生产力仍低的服务业转移;这造成经济成长率的减速。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决定”第五部分是要建立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税制,以及权责相符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其中较重要的有:提高直接税比重、在服务业推动“营改增”税制,以减少重复课税,有利于产业由制造业朝服务业整合,提升整体生产力。由于营业税占地方财政收入四十%左右,所以势必调整一九九四年以来建立的分税制,这在“决定”第五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论述。
四、利用开放促进改革,为进一步向国际经济接轨作准备
在“决定”第七部分提出:放宽外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改革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等新议题谈判。这些措施不只能促进改革,并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接轨作准备,同时也作为扩大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开放与合作的地区。
另外,此次三中全会还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两个机构。由于一般部、委是处理“日常”业务的单位;基本上无法跨部门合作。这就无法应付“变”时的业务特质—“陌生”、“反应时间短”、“跨部会”等。这两个新组建的单位,应属专门处理变局的组织。应付“变局”的组织,必须具备:1、分析问题、产生方案的幕僚专业能力。2、跨部会协调能力与指挥权力。3、缩短情报及命令流的操作程序。因此两个小组将来能否发挥作用,就看它们是否具有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