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地成为“世界的工厂”。
【看中国2014年01月30日讯】最近两份国际排行榜,榜首都是中国,一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办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上海全球第一;另一张是贸易榜,最新数据证实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
跟PISA榜引起的反响的强类程度相比,贸易榜只溅起了些许水花,中国第一似乎无人惊讶,褒贬评议也无甚新意。有人说,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国基本上可算作旧闻,有人认为中国的数据不可信、不准确,也有不少人手指点着“人均”、“价值链”、“结构”、“资源和环境”,还有人提醒说别忘了中国人口也是世界第一。
人与人比,国与国比,排行榜形形色色。那么,哪张榜,或者哪几张榜对中国最重要呢?笔者为此讨教了几位学者。
透明度
牛津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拉那·密特(Rana Mitter)教授给BBC中文网的回答是,一国政府应该追求的是在国际透明度评比中夺冠。
“因为中国政府决定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透明度尤其重要,”他说。透明度和市场信心、市场运作健康程度成正比关系,经济生活中的每一分子依据获得的信息做出决定,而信息是否全面,有赖政府和企业的透明度。
透明度和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反腐的帮助则不需更多解释,他补充说。
他说,不过,对中国民众来说,GDP之类的经济排行榜可能更具体、更“实惠”,未必把提高透明度作为志向抱负。
发展包括财富的创造和再分配;经济学从生产和市场两方面关注发展,发展学更多从政治、社会和人文角度谈发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贫富两极分化、人力资本,等等。发展的程度,可以用很多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自然而然构成了排行榜。
“跑车”
伦敦政经学院经济史专家邓刚博士对BBC中文网表示,根据“深嵌在西方文化和西方思维中的”社会达尔文主意,最快的车就是最好的车,即使最快的车也会有这个那个问题,会出故障,会撞车,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只要它还在跑,就仍是众车中的第一。
因此,他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得到的各种“世界第一”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向现代化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没有这一点,谁都不会把中国太当回事,”他解释说。
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实力和与国际交融程度。
在杜伦大学教授金融的张志超博士对BBC中文网表示,从国家角度看,最值得重视的有两个“榜”,一是制造业,一个是教育。前者体现了国家当前的经济实力和潜力,后者说明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状况。
他说,贸易处于全球第一,说明它经济实力雄厚,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参与国际竞争,这在对手眼里自然“显得可怕”。
与贸易相关的“储蓄率榜”,中国也在榜首,储蓄超过GDP 的50%,其中政府和企业储蓄占大头,包括外贸经常项目账上的数据。
张志超解释说, 懂行的人知道,储蓄率应该适中,太高了消费不足,太低了则有隐患。另外,中国储蓄率高招惹美国不满,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认为在贸易中中国卖的多,买的少,所以贸易顺差那么高。
中国的《财新网》去年底发表宁波诺丁汉大学商学院外教迈克·杰拉奇的文章,谈中国储蓄率高被误读。
杰拉奇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数据掩盖了一个现实,即消费者个人积蓄不多、中产阶层扩大消费的潜力有限。企望中国富裕起来的城乡消费者抢购欧美产品是基于误读的盲目乐观,因为农村收入增加后受益的商家更可能是本土企业,城市中产阶层扩大的消费流向有可能是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服务供应商。
当然,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即便中国本国服务业仍无法与西方相提并论,获准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间也得拚出个一、二、三来。
杰拉奇认为,扩大消费,降低储蓄率,可以通过放慢GDP增速而提高GDP“质量”,或者让收入的分配更均衡这两种方式实现;他觉得提高GDP“质量”比缩小财富两极分化更简单、更容易。
教育
“教育榜”是最近国际媒体热议话题之一。2013年“比萨”(PISA)考试成绩排名揭晓,中国的上海名列榜首,外界有人“震惊”,有人不屑,有人指出分数只说明考者善考而并不反映真正教育质量,也有人对教育质量如何评判再思考。
主办比萨测评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OECD)的教育专家安德里亚斯‧施莱歇尔教授(Andreas Schleicher)认为,这种反应好比体育竞赛中输不起的人质疑获奖选手。
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社会公平程度”超过西方,而且那些地方的学生刻苦、勤奋,自强,不怨天尤人,“态度正确”。
他透露说,参加测评的中国城市中,不仅上海表现世界第一,其他较不富裕地区表现也值得西方国家羡慕,即使这些“小地方”的教育在财富、师资和生源质量方面或许不如上海。
不过,中国教育专家和关注这些事物的家长们争论、评议的更多是学生负担、教学方式和教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外,中国教育部发文“减负”遭到家长们反对,个中复杂原因在比萨榜上看不出来。
如果教育榜可作为衡量一国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美国华人网站“倍可亲”上一则评论贴发出的声音或许值得留意,大意是,中国许多学生靠死记硬背考高分容易,但将来进入高端行业后便会发现因为中式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能力等方面或多或少的缺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致命影响。
有意思的是,在中小学教育公立、私立并存的英国,有些教育官员和教育专家指着比萨榜,斥责本国系统失灵,疾呼教育改革。
向中国学习?学什么?无论是东西方教育模式的弊端在这个东西交流中结为连理,还是“强强联手”,双方的优势基因结合,多年后的比萨榜都可能大变,如果那时这个榜还存在的话。
环境
中国在经济领域不少国际排行榜上高踞榜首的代价,也有相应的排行榜,比如排污最多的国家。
还有一个衡量财富再分配均衡程度的基尼系数也有排名,系数越大说明贫富差距越大。中国在这张榜上不是最高,但近三十多年上升速度令人咂舌。
曾在1970年代去中国学汉语的英国汉学专家弗朗西斯·伍德(Frances Wood)认为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这两张排行榜对中国十分重要。
她通过电邮对BBC中文网表示,“看来中国的经济腾飞确实是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的。我觉得,这方面的代价还包括有毒食品、水源污染和昭然若揭、恐怖的空气污染。”
伍德女士最近到重庆、成都、兰州、山丹和敦煌走了一圈。她发现东西部及大城市和小地方的差别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大城市里并非人人富裕,但代表追求财富抱负的标志一目了然,比如古奇(Gucci)专卖店,兰博基尼(Lamborghini)车行等,而山丹那样的小地方没有这些。
她的感觉是,一方面鼓励人们拥有“错误的抱负”,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的同时,另一方面对贫穷地区的投资却很少;“这给像我这样40年前就开始了解中国的外国访客留下了极其恶劣的印象。”
她提到文革时期“强制的平等”和今天“令人难以置信的、残酷的不平等”,还提到记忆中每一只鸡蛋都来自走地鸡的年代。
“为了全体国民的健康,必须尽快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她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