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2月24日讯】东莞扫黄引起民间一片嘘声,微博上“东莞挺住,东莞加油,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声声呼应,令人惊骇。中国的有识之士不得不思考这一诡异的现象:所谓黄色,似向来为正人君子痛心疾首。当局扫黄从来不遗余力。中共一进城,横扫所谓旧社会余毒,“卖淫嫖娼”首当其冲,关闭妓院,改造从业人员。进入表面的清教徒时代。八十年代伊始,改革开放,中国的颜色开始发黄,扫黄,打击流氓团伙,清查黄色录像带,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扫黄成为极其正当的净化社会空气的理由,然而,当局这次大举动作,却引起网络舆论冷嘲热讽;“我们都是东莞人”就是最典型的对被打击者的认同。有人自嘲式地引用毛的一句话解释这一现象:“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中国是否到了凡是当局支持的,民间就会反对的地步?至少,在这股与官方扫黄针锋相对的舆论大战中,东莞,这座所谓的“罪恶之都”一时成了民间寄寓反抗威权的象征,数万名从事性交易的女子成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社会底层的代表。
“我爱你中国”,本是八十年代中国开放之初一首风行的颂歌,这首歌大约要表达的是一代被当局冤枉、迫害,流放但仍苦恋祖国的情绪。然而,东莞事件发生后,“我爱你中国”,被网民改成了“我爱你东莞”:
“我爱你东莞,我爱你东莞。我爱你改革气质,我爱你开放风范。我爱你岭南的湿润,就像清风拂过沙漠。我爱你东莞,我爱你东莞,我爱你项目繁多的流程,我爱你飘飘欲仙的冰火。我爱你波涛汹涌,我爱你险峰崔峨。我要把残躯献给你,我的东莞,我的中国。东莞挺住!”
要东莞在当局扫黄的风暴下挺住?东莞被网络舆论奉为民间抵抗威权的象征。在这件事情上,民间舆论一开始就把官民尖锐地对立起来,把官场的贪腐糜烂与民间的无助弱小对比起来,把当局的中国跟民间的东莞对立起来。
在罗昌平“围观东莞三级地震”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打民窑不打官窑,与只打民谣不打官谣如出一辙。舆论的集体调侃,源于竞争存在市场分割,高端市场去搞低端市场的行为毕竟少见,当‘公对公’迟迟缺位,‘公对民’自然引起反扑”。
东莞扫黄,不止一次,全国扫黄,年年如此。但是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越扫越黄”呢?黄色,官方语言特指“卖淫嫖娼”,最初是暗流,后来成了溪流,现在蔚然大观,有人讽刺说差不多全国山河一片黄了。木然在博客中问道:“扫黄为什么越扫越黄”?他发现:“扫黄与被扫黄,竟然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不但是东莞,就是中国的其他地方,黄色产业也是十分的发达,扫黄的工作也是十分的繁忙。扫黄与被扫黄,都在乐此不彼中,黄色涛涛,浩浩荡荡……。”。但是,“过去扫黄,支持的声音远远超过反对的声音,可现今东莞的扫黄,反对的声音远远超过支持的声音,这在网络上反应非常明显。如果说过去扫黄还有民意的巨大支持,那么现在的扫黄已经很少有民意的支持了。扫黄在尴尬中、在网民的口水中行动。”作者的结论是:“扫黄也需要制度设计……。制度的设计,必须符合人性……。一个良好的制度设计,必须是保障人的尊严制度设计。在好的制度下,所有人的尊严都得到保障,只要有一个人的尊严没有得到保障,那么这个制度的设计就是有缺欠的,就是不完美的┄┄”
作者在这里提出来体制的问题,也间接地提出来人权的问题。一位署名娘子舞的网民对越扫越黄这一现象的看法更直接:“其实,扫黄和反腐败源出一辙。因搞腐败和反腐败都是当权者一手干的,所以越反越腐败本属正常。同理,搞黄和扫黄都是权贵们的所需,所以越扫越黄,也不稀奇。只可邻了那些生在社会底层的贫弱女孩子们,被权贵们了践踏了肉体,又被权贵们玩弄了人的尊严。”
扫黄越扫越黄,也有另外一种看法。这种看法的视点指向社会。罗竖一在“根除卖淫嫖娼须要整个中国社会给力”一文中认为,扫黄越扫越黄的首要原因是,中国色情业拥有形形色色的“保护伞”。
他认为:“不可否认,中国现行法律是不容许卖淫嫖娼的,而且中华传统美德是反对卖淫嫖娼的,但是最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的色情业日益壮大。诚然,中国不少地方的警方都多次打击过色情业,但基本都是死灰复燃。他认为官方自身也常常担心扫黄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压力,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官方在客观上成为中国色情业的最大保护伞”。
这位作者甚至认为,“以李银河等社会知名人士为代表的各色人物,其一直主张“卖淫嫖娼非罪化”或“卖淫嫖娼合法化”,而经媒体等渠道放大之后,于客观上对中国色情业也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民间舆论势如滔滔,官媒只好出面应战。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或转载相关文章,试图引导舆论。该报有文指出:“东莞扫黄,取缔了一批色情场所,也引来了一些奇谈怪论。一些网络‘大V’对扫黄行动极尽调侃、冷嘲热讽,甚至公然唱起了‘嫖娼有理、色情无罪’之类的反调。
该报称,“卖淫嫖娼在大部分西方国家也属违法,国际上对于色情业打击越来越严。一些‘大V’兜兜转转、颠三倒四、偷换概念,堂而皇之拿肉麻当有趣,以‘同情弱者’‘顺应市场’‘选择自由’之名贩卖歪理邪说,只能说明他们全然无视法治常识,更是罔顾社会良知”。
人民日报另一篇题为“是非界限岂能模糊”的文章更是质问:“那些声色犬马之地、醉生梦死之徒,为何又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乃至力挺?这一事件的娱乐化、恶搞化倾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如此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该文总结说:“有学者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一种怪现象——比坏。一些人,一事当前,不是分清好坏曲直,也不是比着看谁比谁更好,而是争着比着看谁比谁更坏。一说扫黄,就立即转移视线、偷换概念,说腐败之害甚于色情,贪官比嫖客小姐更坏……”
为什么存在着所谓的“比坏心态”,人民日报没有再推敲下去。其实,从民间的舆论看出,贪官的糜烂和腐败才是万恶之源。这种坏不可比,而是最坏。而且,所谓“比坏”,并非源自民间,而是源于代表官方的官媒的一系列比坏辩解:
代号为139316519的网民质疑:“请问人民日报,你说社会上存在一种怪现象——比坏!是谁长期带头比坏的?是新华社、央视和人民日报这些有对国外的事有发稿权的主流媒体,你说中国有贪腐,它马上说某某国也有贪腐;你说桥、楼垮了是豆腐渣工程,它马上报道某某国的桥、楼也垮了;你说中国食品有毒,它马上报道某某国食品也有毒;你说北京雾霾严重,它马上说印度新德里的雾霾比中国的更严重。反正,不是比好,总去比坏。大家还可以罗列出许多。人民日报自已不反思,反过来指责社会,真是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习主席说要正党风,党风正,才能带出好民风、好社风。其身不正是很难正人的。什么时候能看到主流媒体不再去同外国比坏呢?”
东莞扫黄,民间纷纷打抱不平。不少人形容上梁不正下梁歪,何以徒然地怪罪基层。在这个严重糜烂的社会中,特权阶层的腐败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抓根本,去打东莞,在网民眼中就有转移视线的嫌疑。
沧海一粟在“东莞的扫黄,是整顿社会秩序还是做反腐的表面文章”一文中表示:“我们希望反腐就来点真格的,把所有国家财政收支明细账目、项目招投标细节,所有涉及权力寻租领域的内容公开透明,让人民全程监督,才能最大限度地扼制腐败,用什么搞三讲、学模范、扫黄打非的运动来整治腐败,太小儿科了,我们实在没兴趣玩下去了!”
让人民全程监督,官员公布财产。这正是新公民运动最基本的主张。但是,这一运动遭到当局残酷的打压。有些人解释,特权阶层手中的财产已经达到足以吓人的地步,他们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公布财产。学者胡星斗在“你所不知道的特权政治”一文中对此有深刻的分析。他指出:目前中国最大问题是特权横行,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是特权制度。不铲除特权腐败制度,中国的现代化其实是无望的。
“发达国家的钱袋子是掌握在议会的手中,官员每花一分钱都要经过议会的批准。而中国的财政是官员化、随意化、秘密化的财政,一切支出由官员说了算。所以30年来,中国政府的行政开支增加了100倍。据有关调研报告:全国党政机关系统违规违纪、挪用侵占、公款吃喝、休假旅游、出境出国、送礼滥发奖金福利,2006年度高达2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税收收入的50.5%。”
“中国亿万富翁3220人,其中2932人即超过90%是高干子弟;在5个最重要的工业领域金融、外贸、地产、大型工程、安全业,85%-90%的核心职位掌握在高干子女的手中。截至2005年底,仅海外高干子女亲属经营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每年就达1千多亿美元,拥有财产6千亿美元以上,海外定居的高干亲属超过100万,其中高干配偶子女20多万人”。
对特权阶层的贪腐行为不下狠心整治正是网民对东莞扫黄感到愤怒的原因。猫眼论坛登出的一些反应即可窥一斑:小猫不吃猫说:“很简单的道理,失去民心,做任何事情,百姓不会相信,只会认为是做戏”。老龙猫说:“不是说老虎苍蝇一起打吗?没说要打鸡呀?转移目标了?”罗峰附和道:“一群财产都不公开的人去反腐扫黄这不是笑话吗?”
定忍行者说,“他们不但包二奶、三奶、N奶,玩派对,玩换妻,玩学生妹,玩处女,玩幼女;而且还玩明星、玩主持人,反正他们有的是钱——谷俊山不是说吗:‘中国的明星都玩腻了,用钱搞定她们’。他们从城市玩到农村,从国内玩到国外,从黄种人玩到白人、黑人,从大学、中学玩到小学,从技校玩到艺校。请问有什么他们不能玩、不敢玩、没玩过的?东莞?弱爆了,那些地方他们还真看不上眼呢!清除桑拿、发廊等色情场所?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嘛!扫黄?他们偷笑了!在专制独裁社会,从来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们超长车、巨型房车都可以到处乱开,而屁民们却连摩托车都要禁止你开!”
腐败如此深重,岂能拿一个小小东莞说事?民间舆论关心的仍然是大老虎为何迟迟不落网?仍然是腐败为何越反越腐败?但是,中国的腐败已呈蔓延之势,几乎囊括所有官僚阶层,或本人,或家人,或亲友。习近平能够最终铲除腐败的根基吗?网民们对此有深深的疑问。
(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