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3月05日讯】物种界限
生物学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物,不同物种在生理和形态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一个物种的个体不和其他物种个体交配,即使交配也不易产生出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同时,不同物种的生物,在患病方面也有物种界限,除少数几种传染病,禽、鱼、兽、人的病一般不互相传染。物种界限保证了生物界的安定和发展,否则,一种生物患病,将危及整个生物圈的安全。
禽流感原来是鸡、鸟等禽类的病,对禽流感最早的记载是一八七八年意大利发生的鸡瘟,当时大批鸡死亡,但并未感染人。一九九七年香港发生禽流感,病毒(H5N1)同时感染鸡和人类,十八人住院,六人死亡。这是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由鸟类传染给人。其后,二○○三年、二○一三年全球多处发生能传染给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二○一三年,我国除春季能感染人的禽流感大面积流行外,十一、十二月间,南方广东、浙江、江西诸省和香港又有零散病例出现。
或问,跨越物种界限、禽病传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从何而来?是禽类的罪过还是人的责任?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循着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和发展着,无论是天文气象、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还是社会的前进发展、生物的新陈代谢都具有某种固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这就是物质运动的规律。人的行动如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带来不顺和灾难。生物各物种世代以来取食、睡眠、活动方式及寿命、生长期的长短就是生物学的规律,人类在家畜家禽的饲养上,应按照生物学的规律去管理。
违背禽畜生长规律后患无穷
一九九六年英国一些企业异想天开地在世代吃草的牛的饲料里馋进了动物的骨粉,牛的免疫系统不能抵御动物骨粉中的病原微生物,因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能传染人类的疯牛病。从“谈牛色变”到“谈鸡色变”,人类应该反省:家禽的饲养是否也有违背规律的地方?
我国家禽室内饲养的方式是改革开放后才从国外引进的,过去说洋鸡味道不鲜,后来中国也有“洋鸡”了。室内养的鸡见不到阳光,也无足够活动空间,但却比世代以来饲养的农家鸡长得快多了。一般鸡的寿命是七至十四年,生长期至少七个月,但现在养鸡场的鸡七周左右便可催肥到两公斤。这是自诩为文明的人类在鸡饲料中添加了异物──激素,从而使禽类改变了世代以来形成的生长规律。不知何时,既无医学专家的指导,也未经卫生部门批准,养殖业开始在饲料中添加激素,以对禽类机体水、盐、糖、蛋白质和脂肪的调节作用来缩短鸡的生长期,以尽快催肥,旱日出售。他们不知道为缩短生长期而加进的激素是“危险的灵药”!激素在干扰鸡的新陈代谢的同时,也作用于宿主体内寄生的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微生物是富于变化的,特别是病毒,大小不到细菌的百分之一,连细胞结构也没有,只有一层蛋白质包膜,极容易变化。激素的抗炎作用削弱了禽类机体对禽流感病毒的控制力,使禽流感病毒的毒性逐步增强。一批鸡出笼了,毒力增强的病毒存留在鸡粪、羽毛、和鸡笼上,又钻入下一批鸡体内,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经过几年,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就会变成能跨越物种界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从一九九七年到二○一三年,禽流感病毒一再跨越物种界限导致人的患病和死亡,是因为人类违背了生物学的规律,强行用激素来缩短鸡的生长期。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人类把农药、化肥、重金属废渣等不断送往大自然,已经出现了多次动物变异。现在微生物也开始变异,越过物种界限,由侵犯禽类而危害人类,这种现象应引起政治家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一定不能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继续猖獗,再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危害。
人为破坏物种伦理学,文明将会崩溃
迄今以来人类都是以扑杀家禽的方法来控制禽流感,而扑杀家禽是治标不治本。要彻底根绝传染人的禽流感,必须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根治。人类首先要遵循生物学的规律,实事求是,按家禽世代以来形成的取食、睡眠和生长的规律去饲养,那种为快速赚钱而用激素强行将鸡的生长期由七个月缩短为七周的倒行逆施,首先要彻底根绝!同时我们还要争取做到:饲养时给与禽类充足的阳光、空间和睡眠。禽类世代以来对人类的贡献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关怀。
当今国际上创立了环境伦理学,伦理道德关注的对象已从“人”扩大到尊重生命和大自然,从关注“人”这一个物种的福利扩大到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指出:“假如没有一种环境伦理学来保护社会的农业基础和生物基础,文明就会崩溃。”地球村的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密切不可分的,我们要尊重生命和大自然,不能让上百万只家禽被扑杀的悲剧再演下去,这首先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安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