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03月16日讯】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但是却苦于无书。家里虽然有些书,却都是父亲的专业书,比较枯燥无趣,深奥难懂。记得最深的是一本唐诗,它曾陪伴我很长一段少年时光。
那时,大概只有十二三岁吧,因为没有别的书可看,那本唐诗就被我翻来覆去的看,慢慢地竟然能领略到诗中描绘的意境。记得书上第一首诗是张九龄的《感遇》,最后两句是“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不知道为什么,傻傻的喜欢了很久,思考了很久。尽管当时不能理解这种境界,但却心向往之。还有两句诗当时印象也很深,“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是李白的诗句。每到黄昏时,我就会独自品味,陶醉其中。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早上必须背会一首,还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根据想象扩展成一篇散文。年少的我就那样固执的做着这件事,乐此不疲。父亲见了,很高兴,说,好,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长大后的我,骨子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多愁善感,总有诗兴大发的时刻,可能和这段读诗经历有关吧!
那时候,家门口有一所小学,每到星期天就空无一人。校园里种了很多桃树,春天时,桃花开的灿烂而妩媚,却显得有些落寞。我就时常搬个小凳子跑到园子里的桃树下看书。满树的桃花,风过处,花瓣就纷纷的飘扬下来,落了一身还满,有的飘进书页里,像个安静的蝴蝶。不忍心拂去,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享受这花香书香相伴的时刻。印象最深的是读《红楼梦》,读到黛玉葬花竟也在花下痴痴的流起泪来。“落花人独立”就是这样的情景吧!这样的读书一直持续了两年,直到我们搬家离开那里。一段岁月就是一段美丽的心情。尽管我的少年时光更多的是落寞和郁郁寡欢,但因为有了书的陪伴,依然丰盈而美好。
二十岁时,在省城的一所师专读书。那时,女同学们最喜欢的事就是成群结伴去逛街,买衣服,化妆品。而她们在一起谈论的无非是某个帅气的男孩子,或者怎么打扮更时尚。而我是不合群的,那时的我有一种超越这个年龄的成熟与忧郁。每天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同学开玩笑说,我爱上了一座图书馆。每天下午,我会准时来到图书馆,找一本喜欢的书在一个临窗的位置坐下。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明亮,斑驳的光影透过银杏树浓密的枝叶投射在我的桌子上,身上,让我在一种禅定般的境界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徐志摩,席慕容,张晓风,庄子,孔子,隔着不同的时空向我走来,微笑的,沉思的,凝重的,穿越时光和我进行着最默契的交流。有时候,看累了,我会放下书,转向窗外,看到那棵高大的银杏树长的正好。岁月就这样静静的过去了,在我低头看书的瞬间,在我注视一棵树的时候。
星期天时,我会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古玩城去。我喜欢看那些精致的古董,想象它们历经多少洪荒岁月才来到了现在,而且让我看到了。看古色古香的笔墨纸砚,看地摊上堆得那些成摞的发黄的旧书,只有这时,我的心才是快乐的,莫名的快乐。佛说,五百年的轮回才有一次擦肩而过的机缘。我宁愿相信,我和这些生命在冥冥中是有缘的。偶尔会买到便宜又实惠的书,记得有次花一元钱买了本《人间词话》,是正版,而且注解很详细,开心极了。暮色渐浓,走在回去的路上,心是宁静的,愉悦的。正如张爱玲所说的,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二十四岁时,在一个美丽的小镇上教书。学校后面是一大片草坪,学校没有围墙,草坪连着的就是黄河大堤。堤边种满了柳树,坡前坡后都是疯长的青草。夏夜,倚着枕看书,听着窗外的虫鸣,堤岸那边传来的青蛙欢快的叫声,偶有萤火虫在窗前驻足,觉得连书中的文字也变得诗意起来。月圆时,看完一篇美文,推开窗,明月如水,好风如歌,那份惬意与感动怎能用语言形容。生命中,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让我们无法忘却,,这些回忆曾经点缀了我们的青春,让生命充满色彩。
到了秋天,这里往往是秋雨连绵,惹人无尽的愁绪。雨滴落在屋顶上,再顺着屋檐悠长的一滴一滴落下来,让人想起悠长的雨巷,想起沧桑流年。校园里有一个小荷塘,到了秋天,只剩枯残的荷叶。下雨的夜晚,雨滴打在上面窸窸窣窣似人语,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样的荷,莫非也是留给我听雨的?这样的夜晚读书更是别有一番情味。我会读仓央嘉措的诗,南怀瑾论禅,陈眉公的《小窗幽记》。这样的书,这样的雨,该把心灵上所有的尘埃都洗去了吧!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很多书都可以在网上看到,既省时又方便。但我还是喜欢读纸写的书,摩挲着那些散发墨香的纸张,仿佛这些纸也是有生命的,它知道你爱它,它便发出快乐清脆的声音。因为懂得,所以相惜。
人到中年,最喜欢去的地方依然是书店,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不管价钱会大买一通。回去的路上,满怀的书,满怀的喜悦。我仿佛又成了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依然拥有纯真的心灵,拥有那么简单的快乐。有时候,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在每一个心情潮湿,生命暗淡的日子里;在每一个曲终人散,夜雨敲窗的夜晚,翻开那些散发清香的书,仿佛贴近了自然,走进了时间的森林,岁月的洪荒,置身其中,不知今夕何夕,只有心灵的感悟,生命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