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014年世界杯足球半决赛,德国对战巴西。(网络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4年07月10日讯】巴西在世界杯足球半决赛中被德国7:1“虐杀”,成为世界杯84年历史上的第一“惨案”——在足球半决赛中,之前没有过如此一面倒的情形,巴西输到惨不忍睹,赛场成“屠场”。
赛前(巴西一路没输过),全世界的体育专家、预言家,甚至巫师,更不要说亿万球迷,没有任何一个人,预测到会是这种局面!说“跌破眼镜”已太轻,简直是全世界都“跌破下巴”。
连狂胜的德国球员都困惑,第一个攻进球的穆勒说,“7:1实在没有想到”。德国媒体在一片欢呼中也是吃惊:权威足球杂志《踢球者》首席记者卡尔.维尔德当时发文连说“难以置信!难以置信!”《体育图片报》也是惊呼“简直难以想象”。连《法兰克福汇报》也称之“这是奇迹,一个历史性的夜晚。”
这种震惊遍及世界足坛,因巴西和德国队旗鼓相当,结果却踢成一面倒,“桑巴军团遭德国坦克无情碾碎”。这将载入足球历史:“德国队将世界杯半决赛变成了训练场,而陪打的竟然是东道主,全世界足球界最著名的巴西。德国队在18分内竟打入4球。”
英国BBC体育主播李纳克(前英格兰前锋)说:“看足球近半世纪,这是我见证的最惊奇、令人难以置信和困惑的一场比赛。”
按常理,巴西队在自家比赛,得到本国球迷万众欢呼的起劲支持,有“主场优势”。在美国篮球NBA比赛中,这点能看得更清楚,所有球队,都在自家场地赢多输少,就是因为有球迷的欢呼鼓噪,主场球员士气大振。
巴西是足球大国,是夺得世界杯冠军最多的国家(5次)。这次作为东道国,有天时地利人和,怎么会“输到家了”?
深究这场惨败,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个“主场”。上次巴西赢得世界冠军,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这次举国期待重登宝座,又是在自家主办,那种亿众欢呼期待,简直像个巨大罩门,扣在球员头上。
震耳欲聋、近乎歇斯底里的巴西球迷的呐喊狂呼,对巴西球员来说,已不再是什么“主场优势”,而是“主要压力”。国家,民族,人民,历史……,无数足球之外的概念、期待值,凝结成对巴西球员的“不可承受之重”。
可以想见他们的紧张,打得提心吊胆,踢得心惊肉跳,在这种脆弱不健康的心理下,刚输了一球,就精神崩溃,兵败如山倒……。“国家”罩门落下来,巴西球员全被压垮,集体失准、失态,失语,失去了全部的信心。
对这点德国主教练勒夫看得很清楚,他说,面对巴西主场的球员和球迷如潮激情和高涨情绪,德国队第一步做到了冷静;当巴西被打进第一个球后,有点被打懵了。随后德国连灌4球。原因是巴西队信心崩盘。
其实在赛前,德国著名球星卡恩(电视评论主持人)就指出,巴西一直用国家荣誉等来为球队鼓气,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经受一点挫折后崩溃。结果正是如此。巴西队员的灵活双脚,这次就像被绑上两个沙袋般沉重,一个写着“国家”,一个写着“民族”。这种概念之大,足能使人窒息。桑巴军团实质不是被德国打败的,而是被“国家荣誉”压垮的。
德国球员难道没有为国争光的压力吗?当然会有。但不是在主场,没有现场万众目光的期待(威逼),没有志在必得的重负。德国也曾是群体主义文化主导(否则怎么有过纳粹),但过去半个多世纪已有相当改观。而巴西(以及整个美洲)群体主义文化仍强势地主导人们的思维;在那种土壤中“国家/民族/人民”等群体概念之花,就会很茂盛。而体育比赛,最应展示的是自由精神,即个体自由。只有在最自由的精神状态下,技术才可能发挥到最好。
你看美国参加奥运的男篮队,打的就是这种心态,每个人打得潇洒自如,非常自我。即使在比分落后要输球的情况下,也没有那种整个美国都在看着我,国家荣誉在此一役的重压。当然美国男篮技高世界,会打得较轻松。但美国男足,这次进入八强后又遭淘汰。他们输了球,在美国也就是一条新闻,绝不会有举国悲伤,更不会群情激昂(这次巴西输球,报道说当晚该国首都有20辆公车被愤怒的球迷焚烧,造成1人死亡)。在美国的健身俱乐部,对电视上播放的各种体育比赛,很多人会扫一眼,但从来看不到任何狂热场面,无论是本地对外地,还是本国对外国。美国人的这种精神状态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文化主导的直接结果。
巴西这场超常的惨败,震惊足坛和世界球迷,将会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它不仅涉及足球战术,主场国家压力,更深的文化哲学问题,更可能影响巴西的政经。
俗语说坏事变好事。这有可能在巴西应验。世界杯惨败,巴西球迷伤心欲绝;但他们输了“面子”,却很可能会赢得“里子”。这个里子,就是关系每个巴西人生活的政治、经济——
这次巴西举办世界杯,支持民众不到一半,被视为反常,因巴西人狂爱足球。在世界杯开幕前后,巴西各地抗议罢工不断,主要是经济糟糕,民怨沸腾。去年巴西爆发了20年来最大规模的民众示威,不满政府的“高税收,低回报,高物价,多贪污”。瑞士银行在世界杯开幕前发表的专题报告说,“巴西人对政府的不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什么巴西人群情激昂?因为在左派女总统罗塞夫的领导下,该国经济已陷入困境,它损害千家万户的利益。
罗塞夫是民主国家中最知名的左派总统。她原是反政府的游击队长,她家有过4个共产党员(从保加利亚移民来的父亲,两任丈夫,加上她本人)。她创造了比美国奥巴马还引人注目的记录:从没当选过任何公职(无论乡镇还是市省长,都没竞选过)就一步登天,当上总统。因为她被前任巴西总统卢拉全力拉抬。
罗塞夫全然不懂市场经济,仍是左派的大政府、高税收、高赤字那一套,上任3年半,巴西经济像这场世界杯巴西比分一样坠落,过去3年的平均增长率不到2%(是巴西之前10年经济平均增长率一半)。
在巴西经济捉襟见肘之际,罗塞夫政府却为世界杯大手笔投资117亿美元(是上届南非世界杯花费的3倍、德国世界杯的7倍),其中建12个球场就花了35亿美元。巴西有经济学家尖锐批评说,这种花大钱建赛场“将被视为自大、过度乐观、规划不周全和欺骗等劣点的结合体的主要象征。”
罗塞夫政府估计,世界杯期间巴西能获旅游收益30亿美元。这不是太赔本了吗,巴西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今年是选举年,年底选总统(国会议员和州长)。罗塞夫政绩不佳,想通过办世界杯拿冠军激发选民支持热情而连任。按中国人说法,就是“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亏的是国家的钱,赢的是个人的总统宝座)。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次世界杯惨败,实在是罗塞夫的不祥之兆,等于给花大钱办世界杯引起的民众不满火上浇油,最后可能怒气体现在选票,把罗塞夫选下台。
《华盛顿邮报》在世界杯开幕前引述上述瑞士银行的报告说,如果巴西队输掉世界杯,会对巴西经济复苏有利。意思是亲商业、信奉市场经济的巴西反对派候选人将增大击败罗塞夫的机会。左派政府下台,结束社会主义政策,巴西的经济有机会触底反弹,才能回到资本主义的正路。所以说,巴西人输掉世界杯,可能因祸得福,赢得家庭经济杯,避虚就实,生活改善,才是真正的幸福。
2014年7月9日于美国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