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是不少海外移民面临的困境。在欧洲,有许多中国移民,他们一方面生长于西方社会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又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面孔,常常被人形象地比喻为“香蕉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日益频繁,使得华人二代对中国的了解逐渐增多,认同感也逐渐加深。
华人一代:严抓孩子中文教育
说起“香蕉人”这一话题,旅奥30年的华人张维庆感慨颇深,他表示,为了避免儿子也变成香蕉人,他和太太多年来一直严抓孩子的中文教育,在孩子12至18岁时,每年都带他们去中国参加夏令营,甚至在今年秋天,送大儿子去中国复旦大学学习一年中文。
张维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超今年30岁,已工作多年,他4岁时从中国来到维也纳和父母一起生活;小儿子张率则在维也纳出生、成长,今年20岁,正在奥地利大学读书。
在张维庆眼里,两个儿子有许多共同点:两人都在国外长大,在西方文化的教育下,西式文化烙印很深,思维方式、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更靠近奥地利本国人。
“比如国外长大的孩子特别自由化,我平时在和儿子们谈事情时,不能以长辈的口气和他交流,而是会把他当做朋友交流想法,如果我强迫他接受一些观点,他一定会表现得很叛逆。”张维庆说,此外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回到中国总有些许不适应。
除了共同点之外,张维庆认为,两个儿子还是有较大差异。大儿子在国内4年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地影响了他的人生,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较强,而生长于国外的小儿子则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习俗等方面带有鲜明的国外小孩特质。
在孩子很小时,张维庆夫妇便意识到中文传承的重要性,不愿让孩子变成“香蕉人”,因此,他们从孩子幼年时期便每天在家里教中文,加上张夫人曾经是中文老师,言传身教使得两个孩子的中文水平相对较好。
但尽管如此,华人二代的中文水平依然不能跟国内的年轻人相比。张维庆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儿子有中国背景,如果儿子又能同时熟练掌握德语、英语、中文3种语言,将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很容易找到大型跨国企业派驻到中国分公司的工作。
“现在中国非常缺乏既在国外长大、有国外思维,且又懂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华人二代。”张维庆感慨。
张维庆认为,华人二代最大的问题是要保留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家长如果不注意中国文化教育,会让孩子在西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呼吁,海外华侨华人一定要加强对下一代的中文教育,且在中文教育的基础上,还要传承给他们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让孩子多到中国参加夏令营,平时和孩子交流尽量多用母语,多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多看中文电视。否则,华人二代很容易变成“香蕉人”。
积极融入,感受中西文化碰撞
马上要进入高考的雨枫是个大眼睛的漂亮上海姑娘。雨枫说,她15岁就来到维也纳上学,家里的亲戚也都在维也纳,阿姨从事医疗行业,不出意外自己也会走上从医这条路。
雨枫侃侃而谈自己在奥地利的生活,她觉得奥地利和中国在文化上必然不同,但是好在自己年龄小,很快就习惯了。
吃的方面到处都是中国餐馆,实在有些想吃的饭菜吃不到,自己也就开始学习怎么去做,于是,在相同的年龄里,自己的厨艺也算不错。唯一遗憾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感觉维也纳冷冷清清,于是便和学校里的中国同学一起庆祝下,总归比自己孤零零的好。
受着奥地利式学校教育,可雨枫骨子里依然是纯纯的中国姑娘。雨枫还说起了一段有趣的校园时光。
雨枫说,在中国上课时老师会叫同学回答问题,之后你必须起立回答,而奥地利则不同,你可以直接说出你的想法。由于她习惯了中国的上课方式,每次老师让回答问题时,她总不由自主的站起来,惹得哄堂大笑,自己尴尬的坐下也怪难为情的。
关于问到有没有因为到了国外而忘记传统的中国文化等问题时,雨枫说,自己的中文一直很好,德文也在不断进步,两国语言都不成问题,而且也不会因为来到奥地利而忘记中国文化和传统。
雨枫表示,华人的二代子女们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般神秘,他们同国内的孩子们一样,上学、下课、回家、写作业,甚至付出要多于国内的孩子,包括语言上的付出,自尊心上的忍让,“我们只能多比别人付出才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站住脚。索性自己来的比较早,可以更好的融入和学习这里的文化和生活常识。”
体谅父母,留住中国根
侨二代们总被大家称为“ABC”(AmericanBornChinese),最早是对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的简称。后来,随着欧洲等其它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侨二代,因此,这个词也有了更多的意思,开始泛指那些从国外出生及长大的中国人。
也许有些人觉得侨二代们养尊处优,生活条件优越,比国内的孩子们有更多的光环。可谁又能了解到他们这群人在国外的尴尬处境和辛酸?也许光环的背后是多年的付出。
玲儿是个恬静的上海姑娘,10多岁就来到维也纳。玲儿说,自己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BC”,起码自己的观念在某些方面上还是非常中国。
回忆起在奥地利10多年的生活,玲儿侃侃而谈。在很多人眼中,也许华人二代跟身为第一代移民的父母在观念上有很大不同。
但玲儿并不觉得如此,一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更不同,二是自己并不是生于奥地利这片土地,自己已经接触过中国10多年,也许已经习惯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反倒是刚刚来到奥地利时让自己很不适应,生活和学习也是困难重重。
和父母一起在奥地利生活的10多年时间里,玲儿并没有因为很多习惯上的问题和他们发生冲突,玲儿认为,自己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会尝试着理解父母,即使在中国,依然有很多孩子不同意父母的观点,但从文化上来说,大家还都基本保持一致。
玲儿说,自己依然还是具有非常中国人的观念,父母也很开明,对于婚姻、工作等方面也不太干预,和父母总是保持求同存异的沟通方法。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自己从里到外依然是中国人,身体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要体谅父母的不易,还要留住自己的中国根。”她说。
来源:欧洲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