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每个准留学生出国之前,心里面都会有不少对于美国的畅想,其中之一免不了交上几个美国朋友,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往往很多留学生来到了美国,面对美国本土大学生活,因为强烈的“文化差异”隔阂而望而退步。 可是作为一名留学四年的美国本科生,笔者想说的是,交上几个聊天party的美国朋友,没那么难。
美国是个开放的社会,其他多元族裔在美国非主流文化获得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政坛上有施瓦辛格从欧洲移民者变成加州州长,乐坛上有鸟叔当年红遍一时的江南style。这些成功的事例足以证明美国是个包容开放的社会,一个遍地开满美国梦的社会。所以每当你看到所谓华人难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报道,那你就该想想韩国鸟叔是怎么让他的单曲在YouTube上面拥有超过超过20亿次的点击量。每当你在想你的美国室友对你不理不睬,那你就该想想是不是因为你自己过于羞涩不够主动与他们交流,或者是你看爱情公寓的时候音量调的太大影响到他人的作息时间,更或者是因为你的室友本来就是个自闭的没有任何朋友的怪人。原因各种各样,为什么到了留学生的脑海里面,就毫无任何区别的上升到统一的高度——“文化差异”。
其实在笔者的周围美国朋友之中,美国人是热情的,幽默的,得体的。这与误区中间美国人“自私,闭塞,狭隘“的定义是相差甚远的。笔者有一位非常要好的美国黑人朋友,执着的热爱篮球。每当学业空隙,他便会约我前去篮球场上一聚。可是经常因为球场有限或者不够人手的时候,他便会前去请求加入球场另外一头的中国留学生的篮球比赛。可是往往都是吃了闭门羹扫兴而回。
于是他总是会向我抱怨“为什么我不可以加入他们的比赛呢?你要知道,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公共篮球场,基本规则是任何人都有加入的权利,如果你不被允许加入,那你就是会被认为一个很rude的行为。”其实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笔者可以理解他们只希望自娱自乐的生态圈不被打破,但是他们却错失了一次交往美国朋友的机会,或许只是简简单单的一次开口说英文的机会。
那如何与美国人做朋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可是在笔者看来,适应美国人的交往方式是取胜所在。简单的例子从上文就可以得到印证,大多数美国人的方式是采取开放接纳的态度。如果这些留学生也可以采取美国接纳他人一起游戏的方式,交往美国朋友又何尝不是如鱼得水一般的轻松呢?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形容在美国人的身上再贴切不过。美国人与人之间非常提倡建立人脉和联系,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在美国的大学四年教育,建立人脉四个字会基本所有教授提及和倡导。所以美国人对于交往朋友,开拓视野是具有正面的态度。但是人与人之间熟识之后又具有很强的人格独立性,并不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称兄道弟讲义气。所以,对于结识美国朋友,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态度,是对于中国留学生交往美国朋友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如同任何人追求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如果只是一味的等待,成功的概率往往会与你愈行愈远。
或许你曾经尝试数次往往无疾而终,那你或许需要改变你的策略。任何社会都具有许许多多开放和闭塞的个体。尽管美国整个社会是呈大体开放和包容的,但是个体的差异性总是会存在。如果你对美国同学们数次抛向橄榄枝,却感受不到任何热情的回应。那就该尽可能找准目标交往朋友。这里的目标包含了和你来自相似背景的同学,ABC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尽管ABC接受的是美国文化教育,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他们的父母往往都是接受中国文化成长的华人。ABC们对于中国文化还是会有所耳语目染。他们往往比其他族裔更重视学业,工作,孝顺父母。这些往往都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如果你可以和ABC交朋友,相同的背景会引起共鸣,进而更容易交流和产生友谊。
其次,目标还可以包括性格外向,友善的美国人。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容易交流这似乎是个同理适用与任何社会,友善的人总是会彬彬有礼。如何可以遇到更多这样的美国同学,往往成功率是高于其他的性格特征的同学。最后一个方法往往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加入学校的社团。学校不同的社团有千千万万,社团成员也有成百上千。对于渴求异国友情,了解美国文化的留学生来说,社团是一个最优异的社交助推器和产生友谊的孵化器。
然而,现实的困难往往因为不流利的英文,自卑的心理,观念的束缚而困难重重。但是留学生这个群体,背破红宝书词汇量无数,托福GRE成千上万小时的准备,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国度面对知识的渴求都获得一路艰辛过关斩将的成功,区区的美国朋友又何尝不能交下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