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4月23日讯】中国的传媒以至评论人,近日不断在吹捧所谓“一带一路”的泡沫,这个被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所谓“战略”,要解决中国剩余产能,以至得到中国的资源云云。然而这个概念,却纯粹镜花水月的亭台楼阁,根本没有新意,中国早就尝试了多年,只是没有成效而已。
上海与新加坡香港之争
先说所谓“一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好似海运是一种“新发现”似的。事实上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所有沿海的发达国家,都尝试过海运发展。什么以“上海自贸区”去和新加坡争夺转运港,一些理由如上海距离日本和韩国,近过新加坡云云,本身就是笑话──如果货物可以直接到达终点,又何必经转运?货物原产地如是来自欧洲,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又怎么会运去上海?否则香港以至珠三角早就把新加坡赶出市场了。
新加坡及香港的优势,除了自由贸易之外,更重要的是法律制度与资本的保护。西方国家和中国进行贸易,宁可选择新加坡或香港交收,原因就是对中国制度的不信任。一日中国的政治上仍然是独裁而横蛮无理的“大国”,这情况都不会改变,何况所谓“自贸区”只会制造中国的关税漏洞,最终要不全面取消关税,要不只会变成殖民地时代的租界,其根本上绝不可行。
至于所谓“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更加是荒诞之极的狂想了。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古代丝绸之路就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早已荒废。中亚各国如阿富汗、巴基斯坦,以至前苏联的中亚五国等,不但缺乏基建及具有经济效益的商机,其先天商路的地理限制之大,根本不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以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的唯一边境检查站“卡拉苏口岸”为例,关口位于帕米尔高原,当地海拔为四千三百六十八点六米,基本上人兽不至,当地更有辐射(铀矿)及食水缺乏问题,除六次预约过关之外,每年冬季封关长达五个月,这样的所谓“商路”,比起海运又怎会有竞争力呢?
拿多年的事情作重新包装
俄国的确拥有横越西伯利亚的铁路,然而这条慢速铁路的货运也同样不具有竞争力。俄国在制度上的封闭,以至国内基建的缺乏──例如连高速公路也极其罕见,对中国更有如防贼般,唯恐中国“收复”其远东地区如海参崴,列车既不同轨,更不容中国对其制度以至建设“说三道四”。从远东油管的问题已非常清楚,俄国只会引入日本和中国竞争,甚至更偏向日本的一方。
中亚以至西亚各国,有些仍是极权国家,其开发难度不会比开发北韩少。以中国吉林省争取多年的图们江出海权为例,经济上一本万利的事情,无论北韩或者俄罗斯方面,长期都消极回应,单是打通这距离只有七十公里的河道,中国都用了超过十年来争取,说明这所谓“一带一路”,即使不是“无法实行”,其本质只不过是把做了多年的事情,作重新包装而已。
中国传媒推销这所谓“一带一路”,一方面是为了擦领导人的鞋,另一方面则只希望透过“概念”推动投机,以挽留撤出中国的国际资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