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4月25日讯】近期,降低二套首付比例等一系列促进房地产销售的政策出台,显而易见,是在刺激房地产发展,是在经济疲软状态下的无奈之举,也是解决可能即将面对的系统危机的拖延招数。效果如何?我看:难达目的。理由如下:
1、房地产市场是商品市场,但是也有其特殊性,即具有生活资料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对一般人来说属于生活必需品,一套已足;在资本社会中又有投资品的属性,数量无限制。但是当市场无限供应时,特别是全国空置房这么多时,作为投资品的功能就会因为大大减弱,因为不管卖给谁,其价值就是居住功能的实现,否则,就是负担和垃圾。何况,还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征房产税呢?
2、从需求看,一方面是商品房的大量闲置,包括卖出去没人住的商品房、已经交工却没人买的待卖房。一方面是一些困难户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北京靠工资买房根本就是梦。特别是在现在反腐败浪潮下,一些人的收入预期明显下降(当然是灰色即腐败收入了,即非法收入),还有一些高产阶层有多套房(不排除有腐败问题)。基于风险和成本的考虑,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可是与收入比真是望房兴叹啊,是否可以认定一个认认真真工作的公务员都买不起的房市基本不是一个健康的的市场?
3、从经济层面看,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矿业资源(水泥、钢筋)生产空置无用的房子,势必会对社会资源和资金造成大量的浪费,不仅因资金的浪费对经济造成硬伤,沉淀大量产业资金和创业资金,也对未来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靠房地产的无序发展刺激经济是毫无意义的,必须及时纠正,越晚越被动。
4、从社会层面看,就房地产本身来说,一般家庭,特别是占大比例的中低收入家庭,只需要够住的房子,不会储备房子,而是享受生活,或者在其他方面发展。何况房价奇高,是花几十年积蓄和未来十数年的收入?即使想买,试问:有资金支撑吗?消费者只要不是傻子基本不会。
因此,房地产市场也面临转型,开发商也面临转型,既是房地产本身的规律,也是经济规律。目前的经济下滑,也是在房地产裹挟下的下滑。房地产的10年野蛮增长透支了经济的未来呀,是大规律和趋势。当局应该认真审视房市现状,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形势,既要着眼于经济转型,更要着重于社会转型。既要着眼于人类生存消费品的发展,更要着眼于人类发展消费品的发展。因为:放眼望去,没有哪个国家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也没有哪个国家不断修改规划去折腾,更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永远高速。那种为了速度和就业的折腾一定是扭曲的经济社会。
笔者以为:在转型的今朝,在认认真真做好房地产方面诸多善后事宜的同时,应该:第一产业要围绕市场新需求特点,向精深安全多样化发展,并着力做好土地治理和保护;第二产业要以发展科学技术为支撑,精造产业链条,向高科技产品金军突破;第三产业要以休闲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扩大就业,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事业、休闲养老等产业。总体上实现从建设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须知扩大内需不止房地产,高福利也是促经济啊。依我看,与其建设一些重复的高铁机场,不如再掀起一次高潮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我们已经基本把毛时代的农业红利吃完了,难道不应该再修一次吗?
就目前看,中国将不情愿地进入低福利型社会(也无法阻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吃饭消费型社会,这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打破垄断阶层控制、保障社会基本需求、调整供给和需求结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局一个重要选项。希望这个选项不通过折腾就可选中和实现。当然也在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尤其是在这似是而非、色彩斑斓、光怪陆离、变化莫测的石头下、规律下、环境下和格局下:是走出一片天还是原地打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