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唯图眼前之暴利,不图后世之粮秣的后果,只会导致以后更加辛苦。
真正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混日子,而是能够持续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有明确的上升空间,有被广泛认可的自身价值,有人权、财权、事权,上有信任自己的上级,下有自己信任的下级,在所处的行业有一定影响力,在所处的城市有广泛的社会关系。
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大部分人喜欢的“稳定”,实质上是希望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获得长期可持续的、足够维持家庭小康生活的收入。也就是传说中的铁饭碗,金饭碗。大部分懒人追求稳定的铁饭碗,合情合理。
但是,只有变化本身才是不变的。这种所谓的稳定本身就在跟随形势不断改变。2001中国重返WTO后,在华外企风头正劲,俨然收入高福利好工作稳定,现在又有多少外企在裁员?
按部就班拿工资的生活不算稳定,但按部就班拿工资并持续拓展自己各方面能力,提高抵御风险和变动的能力才是稳定。
对于还没工作的在校生来说,在一个拼搏的年纪,本来就不该去考虑安稳的生活,而是应该尽量让自己看到更多,学到更多,体验到更多,同时为自己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的话,等到30岁以后,想再谋求份安稳的工作都很难。
那么,拥有大部分人所向往的稳定的工作的人,有怎样的生活呢?
1、Y总。Y总大约50岁,在某外企当中层。Y总的发家是在2001年后,那时Y总跳槽到某大型IT外企上海分公司,月薪在15k以上,Y总考虑到上海买房可以退税,而且自己的收入的确很高,不买房也不知道干什么,于是就一套又一套的在上海买卖房产。据说Y总现在在上海有10套左右的房产。所以Y总依靠房租收入,过上了幸福而稳定的生活。至于工作,Y总上班完全是图个打发时间,丝毫不怕裁员。外企对这种十几年的老员工裁员补偿非常高,如果Y总被裁员,Y总可以愉快的去拿着这笔钱环游世界了。
2、S科长。S科长大约35岁,在某二线城市区政府下面一个清水衙门做没兵没粮的科长,年收入大约8万上下,开一辆10万的车,太太在医疗系统,小孩并没有在顶尖的小学上学,有一套房子。社交圈主要也是清水衙门的同僚,关系很近,人都非常好。我唯一担心的就是S科长已经边缘化了,如果再边缘化一点的话,S科长又去做什么呢?习惯于体制而又一直忙于庶务,偏离于权力部门的S科长的竞争力并不强。
3、L主任。L主任大约45岁上下,小孩在上大学。L主任是罕见的几个在企业内保持政府公务员编制的科级干部。既然他获得了保障,那么理所当然要失去职业上的发展。当与他同龄的几个老朋友都已经提升到企业的高层及中高层时,他仍然是一个被投闲置散的中层。他的影响力甚至不如一个基层干部。他孤零零的在一间独立办公室里,不分管任何业务,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当他离开了政府部门来到企业而又没有在企业获得实权时,他获得了稳定,但是他失去了影响力。45岁就过着退居二线的生活,我理解他的选择,但我坚持认为放弃自己的事业而把稳定寄托在体制上,有种生死操之人手的感觉。
4、W局。W局1972年生,某行业内主流大学毕业,9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大型央企下属某企业,在4年里历任基层各岗位,01年因为本人出色被调到总部任业务主办,04年业务主管,08年升任副处级,10年升任正处级,14年升任副局级。每一步都走的名至实归却又步步高升,但这才是稳定的真谛——有兵、有钱、有权、有地盘、有潜力。
5、G科长。G科长1974年升,某行业内主流大学毕业。97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大型央企下属某外地企业。为人踏实稳重重视家庭不重升迁。05年升副科级,11年升科级,现在在单位内颇有威望,业务能力极强,群众基础极好。处长虽然比他年纪小,但是非常尊重他,一直对他客客气气。(因为离了他,这个事就办不成)。按照现在的趋势,G科长已经依靠自己的业务能力、人脉和口碑,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稳定的职业生涯。估计G科长会以处级退休,而且退休后也能够被企业或者外部单位返聘。
我讲了这么多故事,希望阐述一个基本观点:
稳定不应依赖体制和单位而来,应依靠自己的能力、经验、眼光、行业口碑、行业人脉、行业经验而来。
有钱有粮,有兵有马又有远见的领主才能保全身家性命,否则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