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学不到的驾驶技巧。(图片来源:翻摄自YouTube)
驾驶训练班教你的驾驶方法和考驾照技巧,只能让你有初步上路的基本开车技能,在马路上点点滴滴的驾驶技巧和经验,可得自己慢慢摸索,来看看别处学不到的驾驶技巧,看1遍胜过开车10年!
1、尽量避免开别人的车
因为开别人的车在遇到纠纷时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同样也尽量避免借车给别人开,同理。要记得自己的爱车其实是最好开的。
2、停车留距离
停车的时候一定要在车前留出足够自己出去的距离。以免在你走的时候出不去,找不到挪车车主,耽误时间。
3、安分开车,尽量减少变道超车的次数
很多车友车技非常了得,什么车都敢超。但是电视节目,新闻播报中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变道超车引起的。要记得安全第一!变道超车不仅节省不了太多时间,还会增加安全隐患,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耗。
4、加油的时候别加满了
40升的油箱加个35就行了,估计跑的公里数差不多,在航空领域这个现象叫“油耗油”,别白浪费钱,还污染环境。
5、正常行驶时,前车突然并线给你让路,绝对没好事
咱们现在的司机还没这个觉悟,千万别给油超车,最好马上松油预备剎车,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后视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八成前面有情况。
6、排队时,为了防止别人加塞,在加塞来车一侧,多留半个车身
比如你在左转道排队,经常有人从直行道过来加塞,要尽量用右轮压着左转道的右边线开,给自己向左迂回留出余地,再跟紧前车,加塞的很难得逞。
7、当从后视镜里看别的车有点费劲的时候,也就是该开灯的时候了
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自己,尤其是白天下雨的时候!如果你愿意,时速超过100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开灯,高速上超越大车要用灯光示警。
8、开车并线
开车并线的原则是,不要让后车踩剎车。这也是作为行人过马路的原则,如果你让他为了避让你而踩剎车的话,他就有可能踩上油门!
9、过路口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减速
不管是不是绿灯,至少不能再加油了,尤其是没有交通灯的路口,在咱们国家,很多人是不珍惜生命的,不要在意这几秒钟的得失。
10、即便你是新手,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的很慢
在路况较好的非高速公路也一样,经常看到很多大车为了超过一辆只有40公里/小时的轿车时而强行并线,险象环生!高速路大车多,货车从起步到开起来非常的吃力,所以货车司机很不爱踩剎车,他宁愿并线超车也不愿减速到3檔再花10分钟加到5檔。
11、开车最危险的敌人不是开快车,而是分神
开快车的时候往往聚精会神,如果没有突发事件,一般不会出事,当然这并不是在鼓吹开快车,10次事故9次快,一旦出事就有生命危险的,一定不要超速行驶!几次吓出汗来的时候,都是在我走神的时候发生的,记得一次手机响了,低头想看一下谁的电话,等看清楚了打开接听时,一抬头,前车火红的剎车灯是如此的刺眼,千万别走神。
12、在人车混行的道路上,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点
向路的中间靠,如果你没把握,不要紧别害怕,因为对面的来车会躲你,而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不但不能躲你,说不定还会向你晃动,得给他们留出余地!
13、晚上行车的时候,不要用远光晃前方的行人和自行车
他们不懂的,不会给你让路的,你这么做只能使对面的车辆花了眼,不如直接的鸣笛。经常能看到很多司机徒劳的用灯晃着行人,结果就是招来对面车辆刺眼的远光。
14、下雨之后,走在不熟悉的路段时,见到水坑,一定要减速
因为你不知道它有多深,最好是尾随一辆车,有一次我就是在路边停了一下,让后面的一辆超了过去给趟路的,并不耽误时间。
15、如果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水洼,尽量躲开
千万别想看到水花四溅的壮观。如果躲不开,就尽量2个前轮一起压水,尽管高速上的水洼一般不会很深,但如果一边的轮子压上,会瞬时失去抓地力,如果速度很快,很容易横甩出去,甚至翻车。
16、如果你的车上坐了3个人以上,就别开的太快了
尤其是小排量车型,人多了车就没劲了,提速会打很大的折扣。最重要的是由于惯性加大,剎车会变的比较迟钝,距离会明显的加长,剎车的时机和力度都要比平时来的早和狠。
17、赶灯要注意的方法
大家经常遇到赶灯的时候,如果你前面还有一辆车,那就算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忽然停在在线,这样的事太多了,别跟的太近了。如果你是第一辆,那就别犹豫,看好情况冲过去。不要加了半天的速,最后心虚了,一脚停在那里,后面来个追尾,虽然不是自己的责任,可是修车理赔太费心!
18、停车超过3个小时后,再起步要热车
无论春夏秋冬,这里的热车不是指水温,而是对车辆的润滑系统进行预热,至于水温,可以边开边热。
19、遇到大公共靠边进站,千万别高兴
不要以为它给你让了路,一定要减速,经常会有人从公共的前头跑出来,你可以通过观察大公共的车底有没有行人的腿脚或影子来判断。
20、有几个不能超车的原则要注意
拐弯的时候不能超,前方有路口的时候不能超,红灯变绿灯起步时,在没有完全通过路口时不要超,如果你想快点,就稍微往前探点,把路口的所有情况都看到,这时可以超。